2.2 道德意志薄弱

据了解,并不是所有品德不良的学生在道德的认识上都是无知、错位的。受到身心发展的限制,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准确地判断是非善恶,但是自身的道德意志却很薄弱。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学生也可能为了一己私欲,放弃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做出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

2.3 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诱惑,是由于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也是现代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人误入歧途,要么是其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要么就是被人性的贪婪所吞噬。而学生在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可能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或策略来尽可能满足自身的需要;也可能产生不合理的需要,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容易导致学生在行为上的过错,经过后继的强化,便会养成不良的品德习惯。

2.4 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

学生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用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来满足自身的欲望,并经过多次侥幸得逞才逐步养成的。 所谓习惯,指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学生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强化的。

2.5 性格上的缺陷

性格是人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已经形成的性格特征对学生的行为有着制约作用,因而性格上的缺陷导致学生品德的不良。

3 学生不良品德的客观原因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可见环境的各种因素对一个人成长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下面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阐述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客观原因:

上一篇:良好的亲子教育对小学单亲家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与对策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