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评价中的问题分析

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课堂更开放了,情景更完善了,活动更丰富了,这一切都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堂应变能力和评价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就像是和煦的春风,抚慰了学生混乱的思维;就像是丝丝细雨,滋润了学生干枯的心灵。而不恰当的评价往往是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更甚至于是向学生心中刺入了一把冰刃,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从此萎靡不振。当前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艺术的探讨,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有些教师对课堂语言评价不够重视,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3.1  评价不明确,语言单调、匮乏

“你真棒”“不错”“很好”“很有创意”“继续努力”这类简单的评价语言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在学生争相发言的时候,教师则用“还有谁想说”“下一个”“嗯,还有吗”这类评价语言来来衔接整个过程,至于学生表述的是否恰当和完整则不管,就这样机械化的进行下去。

这些评价语言太过单调,缺乏针对性,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这类简单的评价平时可以适当使用,但不能过多的使用,如果整节语文课堂中都充斥着这类单一的评价,会使学生没有新鲜感,觉得语文课堂无聊至极甚至犯困,课堂效率大大降低。有的教师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都用这类简单的评价应付过去,至于“好”在哪里,“棒”在何处,有何“创意”一律不管,实则为很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廉价的表扬,空泛的溢美之词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语文课堂显得枯燥乏,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3.2  评价失真,一叫好

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无论学生回答的对错,即使答对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都拍手叫好,反而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说说学习了《一路花香》这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明明是胡言乱语,教师却说“老师都没有想到呢,你真厉害”。许多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新课标的理念,认为只要是学生独特的体验都应该尊重和肯定。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不及时澄清学生错误的想法和模糊的概念,只会误导学生的情感判断,使学生越来越偏离正常的情感导向,最终误人子弟。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且不说这个问题过于简单,打开课文就一目了然,完全没有问的必要,学生回答后教师立即发表“你是老师见过最聪明的孩子”“你最棒了”等类似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将会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渐渐失去灵活思考的能力。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下一篇:后现代背景下语文教学多元性研究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笑点的性别差异以对笑话的评定为例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