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大班模式,小班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班级规模的设置。其班级学生的规模不仅取决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以及人口结构,也受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能力的制约。小班教学是基于班级人数规模较小的这一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将小班的时空优势化作强劲的教育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班教学中存在的教育盲区。小班化教学让孩子在融洽、尊重、信任的环境中接受优质的教育,实现个体的最优化、全面的发展。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选取

为初步了解小班化教学实践情况,本次研究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在淮安市淮安小学随机选取了50名老师以及三(6)班2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淮安市淮安小学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小班化教学改革,学校秉承着"每个孩子都重要”的教育理念,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育宗旨,开展"4+6”小班化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文化,取得了较好的办学声誉。学校现有教师93人,36个教学班级,学生1200余名。问卷调查过程当中,研究者共发放50份教师问卷,收回教师问卷50份,共发放27份学生问卷,收回学生问卷27份。

上一篇: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射频IC卡读写器设计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