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乡之间的不公平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说,以前他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将近占到80%,甚至更多,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说明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在当今社会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城市的教育水平较高,同时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许多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材料,缺乏必要的教学人员和设备。此外,农村学生的流失率、辍学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城市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生的学习环境较差,校舍破旧,教学设施不全。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真正科班出身的师范学校毕业的也很少,教师由于各方面限制教学质量提不上去,而且最重要的是农村教师工资拖欠的问题严重存在。我国农村教育的这些现状致使城乡差距明显。”[4]“教育投入的差距必定带来教育条件、教育设施及师资配备的不公,这也就使得农村教育中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费短缺,教育条件匮乏,教育管理水平不高。”[5]

(三)校际之间的不公平

校际之间的不公平虽然有多个方面,但以下几个方面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首先是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存在不公平。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一直是重点学校,而非重点学校因政府没有相应的重视、投入资金少而使得无人问津,教育质量也不如重点学校。“在政府财政拨款这一块,重点中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普遍比非重点中学生均教育经费要高出15%-30%;重点中学的人头经费(主要是教师工资)占拨款经费的比例通常在60%左右,而非重点中学的人头经费占拨款经费的比例通常在80%以上。”[6] 重点学校在较大的政府财政投入的条件下,提高了收费和吸引优秀教师的能力,无疑之中强化了其自身的“造血”功能。长此以往,使得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距越拉越大。其次是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的不公平。近年来,全国高中阶段中,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固有传统观念对普通学校的重视、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歧视;另一方面则是对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投入的差异,对职业技术学校投入的不足使得教学质量没有保证,无疑让职业技术学校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这也就使得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有资本考取大学,而职业学校很少有人有能力考进大学。还有就是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公办学校是国家拨款辅助的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主要形式,而民办学校是社会集团、集体及个人投资,自负盈亏的一种教育体制。正是由于公办学校是以国家财政为依托,人们对其的认可度也要高于民办学校。这就使得近些年“公办普通高校在校生增加的学生是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增加学生的20倍。”[7]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问题意识的缺失及其对策
下一篇:从“天之骄子”到“大学生民工”看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变迁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

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

强化理论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幼儿园主题墙创设问题的探讨

论幼儿任性行为的原因及教育策略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