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1

附录Ⅰ 12

附录Ⅱ 15

致谢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堂兴趣的调查研究

有多少教师用点名的手段来控制教室的人数?又有多少教师采用点一个走一个的点名方式对学生产生威慑力以确保到课的人数?诺大的课堂上似乎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自说自话,学生忙着自己的事情:玩手机、睡觉、聊天、吃零食、随意走动等现象应有尽有,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这应该不是某一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

未逃课的学生不一定都是好学生,逃课的同学也未必一定是坏孩子。笔者不否认,有些同学之所以逃课是因为迫在眉睫的琐事而做出的无奈之举,但更多的是对课堂缺乏兴趣。为什么会这样?本文主要从教室环境,教师及其授课风格、方法,授课内容,学生自身等诸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源^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堂兴趣的概述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堂兴趣的概念

兴趣作为个人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是发挥创造力的心理推动力之一,可以激发个人进行内部动机建设,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从而改善事业成功的效率。[1]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堂兴趣是指以学前教育为专业的本科大学生对于课堂特殊的积极认识倾向,它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动力的源泉,是基于了解和探索课堂的需要,是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搜索发展规律的内在影响因素。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堂兴趣的重要性

课堂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课堂兴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学习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2]对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对学习拥有无法掩饰的热情,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拥有非常大的作用。

1.兴趣的动力作用

兴趣是人们进行求知和学习的积极心理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3]

2.兴趣的开发作用

兴趣是激发潜能的金钥匙,一些研究者曾言道:所有知识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4]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堂兴趣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笔者作为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亲身经历了大学四年的象牙塔生活,也亲自体验了学前教育专业课堂上的情况,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上课心情以及对待本专业的态度上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由于笔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少与课堂兴趣相关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好奇,于是笔者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分析学生课堂兴趣的问题。笔者以学院2013级学生为例,对他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7份,有效率达94%。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阅读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现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与对策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学生培养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现状及思考

苏北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

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问题和对策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