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诗,这种文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古诗词、背诵古诗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古诗词的美感,破坏了古诗词的意蕴,但笔者认为,对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当他们面对一篇自己读不懂的古诗时,又怎么去领悟包蕴于其中的祖国古典文学以及语言文字的优美呢?又怎么才能生发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呢?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是不可分离的。没有工具性的文章做基础,又何谈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呢?但我们也仍然需要注意不能够让“工具理性”过多的占据我们的语文课堂。于永正老师曾说过,人生是花,语文是根。在他的“五重教育”理念中,亦把“情趣”放在第一位。处理好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材在文体上的编排

中年级四册语文教材共包含105篇课文,其中故事占据比重最大,共有35篇,这里面包括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为方便统计,故将它们归为一类。其次是记叙文,共有19篇。散文(散文诗)的比重位列第三,共有16篇。剩余依次为诗歌17篇(古诗12篇、现代诗5篇),说明文9篇,文包诗3篇,寓言3篇,议论文、科学小品文以及剧本各1篇

上一篇:家庭文化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小学阶段男生课堂违纪行为研究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新疆莎车中学微课适应性调查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地理教材分析的路径研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