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4.3 大学生风险感知、感知合意性、感知可行性和创业意向四者关系的中介效应分析 12

5 讨论与启示 15

6 结论 16

6.1 主要结论 16

6.2 研究局限性 17

6.3 研究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20

致谢 23

1 文献综述

1.1 创业意向研究综述

1.1.1 创业意向的概念界定

1.1.2 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

1.2 创业意向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1.2.1 计划行为理论

1.2.2 创业事件模型

1.3 风险感知研究综述

1.3.1 风险感知的概念界定

风险感知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风险在创业的过程中无处不在,因此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风险感知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Baird和Thomas[12](1985)将风险感知的概念定义为个人对情境风险的评估。Sitkin & weingart [14](1995)也认为风险感知是个体评估情境中的风险。国内学者马昆姝[15](2009)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认为“风险感知是人们对风险的直觉判断以及态度,是决策者在进行相关决策过程中面对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的认知及心理感受。”通过对风险感知与创业决策的关系研究,马昆姝认为风险感知作用于创业者的决策过程,是在其中面对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的认知和心理感受。Baird[12](1985)等人将风险感知分为可估计的情境不确定性概率和可控制程度两方面。Mitchell[11](1996)将风险感知分为不确定性的过程以及可能的危险性结果。

1.3.2 大学生风险感知的研究

目前,在大学生的就业或创业研究方面,对风险感知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多。在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陆绍凯[13](2011)以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考察了大学生的风险感知对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个体风险感知程度越高,大学生对就业的风险评估结果就越低。在大学生创业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应用风险感知的理论对大学生的创业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基于前人的研究,发现认知偏差、过于自信、乐观偏见等因素会对风险感知产生影响。并且有学者研究了风险感知与创业机会评估、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决策之间的关系。在对创业机会评估、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决策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都发现,风险感知对这三者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另外,目前国内对风险感知和创业意向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对风险感知和创业意向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针对风险感知的量表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多数还是通过改编翻译国外成熟量表的方法来测量风险感知。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1.1 研究背景

当今时代,就业已是一大社会问题,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已不再是玩笑。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由于对工作的性质、待遇福利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这些大学生一直找不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基于此,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走创业这条路,即“自我雇佣”而不再“受雇于人”。

上一篇:地点及高地风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电脑游戏行为与大学生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与对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

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探析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