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1 师资年龄结构 8

2.2 学科发展 9

2.3 师资年龄结构与学科发展 10

3 图情档学科整体年龄结构分析 10

3.1 基本统计分析 11

3.2 时序统计分析 12

3.3 按机构统计分析 12

3.4 按性别统计分析 13

4 图情档师资年龄结构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17

4.1 影响 17

4.2 影响 21

4.3 影响 21

总结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21世纪的世界经济风云多变。科学技术在一天一天的进步,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信息技术,全球进入到信息时代。在以信息技术为突出代表的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出了一种新的经济概念,叫“知识经济”,如今知识因子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广,逐渐的在各个领域传播接受。直至今天,人们正出自一个以知识产业为核心的知识型社会。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开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这样解释道:“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依赖于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它不想以往的经济,取决于资源、资本和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还有增量。各个国家政府想要在知识经济中取得更多的成绩,就得协助各个企业加大基础研究,那知识应用,转变为知识创造。而作为知识员工的代表性群体,科研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即是知识创造,而科学论文是科学知识产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学科前沿成果的具体体现。在这一背景下,对科研人员知识创造规律的研究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有关科研人员绩效的研究

1.2.2有关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色概念,在国外的文献中

基本找不到与学科建设(discipline construction)相对应的词,从国外几乎没有学科建设的相关论文和专著这一点来说,学科建设的研究在国外并没有成为一项单独的研究对象,只有在教育研究中才隐隐约约提到学科建设的影子。比如说在伯墩·克拉克的著作《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中,关于建设学科的论述里面丝毫没有提到,他只介绍了学科是划分和组合学术活动的条件,认为学科是学科的组织。 还有他在其《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一书中,选择物理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学科,通过一些微观领域的研究,来考察法国和日本的科研训练制。当然在国外研究的科学发展的重点是学科与学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国内的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1994年开始实施“211工程”建设后,学科建设才受到教育界重视,相应的研究文献才逐年增多。

学者们大多采用定性的方式对学科建设进行研究,多为个人对学科建设的理解和对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使用实证、定量和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说明学者们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的层次还比较低,还处在对某所学校或某一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层面,表层分析多,研究深度不够深入,结论缺乏实证的支撑。说明学者们对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视角单一,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

上一篇:“翻转课堂”在我国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生社会比较倾向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家庭结构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从道德主体的关系结构谈境域中的道德问题

中美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发展的比较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公民与...

两岸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试题比较分析

幼儿园结构游戏中教师指...

国考背景下学前师范生教...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