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质类型的相关研究 1.气质类型定义 气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与我们平时所描述的“脾气”、“秉性”或“性情”相近似。根据对气质不同方面的研究,不同学者对气质下了不同的定义。著名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认为:气质是个体情绪本性的特有现象,它包括对情绪刺激的感受性、反应的一般速度、个体主导心境的品质及心境波动和强度方面的所有特性。而这些现象都依赖于个体内在的体质结构,因而大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气质描绘的是一个人在获取他的目标时采取的行动的特质,他决定了个体的一般风格与节奏,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强度。现代心理学对气质的定义是: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7]。 2.气质类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气质研究比较著名的是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的气质体液说, 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不同性质的体液,分别为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人的性质就是由这四种体液形成的,四种体液的混合比例决定了人体的状态。后来,罗马医生盖伦将希波克拉底的理论深化,加入道德品行等因子,形成了 13种气质类型,也就是所谓的近代气质概念。后来,又简化为四种气质类型,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托马斯和切斯从问题儿童下手,采用活动水平、节奏性、规律性、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心境的性质、分心性和注意的广度持久性 9个文度对气质进行了 20年的追踪研究,最终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即易养型、难养型、中间型和启动缓慢型气质。 国内对气质的研究比较多。刘文的研究发现,我国儿童气质在男女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最主要表现在女孩的专注性水平高,男孩的活动性水平高且情绪不稳定[12]。 黄文澜等人的研究发现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同情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13]。李侠等人通过对儿童气质的追踪调查,得出儿童的气质不会随着生长变化而发生重大改变,气质类型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14]。任榕娜等人的研究发现,气质类型为易养型的儿童社会生活能力要明显的高于难养型及启动缓慢型的儿童[15]。吴田英指出儿童的智商越高气质特点越倾向积极,智商相差较大时,气质的差异较明显[16]。 刘瑞雪的研究发现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更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17]。 
上一篇:儿童叙事中关于嫉妒的观点采择
下一篇:K-12在线教育的现状影响及趋势分析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