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儿童叙事中关于嫉妒的观点采择(2)
1.2 儿童的观点采择及其相关研究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通过转换思文的角度,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然后在头脑中把自己的观点、自我的特征和他人的观点、他人的特征进行比较,并且控制自己的观点,从而对事件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4] 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历史中,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同时又是一系列社会化的过程。[5] 社会化是个体认识掌握社会事物并加以内化的过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也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寻找自己位置的过程。观点采择在对于儿童社会化及其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儿童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脱离自我中心的前提条件,是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条件,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在心理治疗中也具有一定作用,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个体如要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就必须实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一致,这就要求个人要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评价,还要对他人的评价进行合理的内化,其中任何一项出了差错,都会对儿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在今后的生活中产生心理障碍,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如若多加注意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能够极大的避免心理障碍产生的几率。在对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当中,如若注意在后期培养其观点采择能力,必能使治疗取得一个好的结果。 许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进行了研究。 如陈学峰[6]曾经自编问卷,让儿童在不同的认知任务中进行选择来测试儿童对人物关系和他人观点采择能力的认识;在进行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发展的研究中,李丹[7]使用相关画面来测试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主要方式是个别谈话,观察儿童是否可以推断画中人物的情感状态。 从发展心理学中,可以了解到对观点采择发展的一般趋势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婴儿期不能够意识到自己,更不能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此时的儿童处于极度的自我中心状态。[8]及至前运算阶段也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等到 8、 9 岁后,才可以慢慢区分开来。 塞尔曼(1980,1981)根据他的模型,发现年幼的儿童常将自己与他人的想法混淆,但童年中期的儿童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儿童的另一个关键特性是理解的心态,是指他们理解他人情感的发展。[9]3-4 岁开始,儿童对情绪的理解取决于他们的识别能力和评估外部特征的情感,即他们有能力将原因、外部面部特征、情感线索和特定情感联系起来。5-8 岁之间的儿童会意识到心理方面的情感,如角色的扮演欲望和信念的情绪反应,他们开始理解复杂的或次要的情绪。不同的情感概念出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年幼的儿童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表达较为复杂的情绪,比如嫉妒。罗素他们提出,儿童对基本情绪和情感的理解间的相互关联成为进一步理解复杂情绪的工具。根据这一假设,一个儿童对嫉妒的理解会起始于一种负面的情绪(如愤怒),儿童会将产生额外特征的情绪阐述出来,如竞争对手的存在。[10] 在塞尔曼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心理学家也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塞尔曼的阶段发展模式。例如,齐茨[11]方富熹等人采用无字图画书《东郭先生和狼》对4、5 岁到7、8 岁的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进行测试,发现了中国和澳大利亚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次序是大体相同的。陈学锋[12] 自己设计故事以此作为材料来考察 7-11 岁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儿童的观点采择水平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 它的发展和塞尔曼研究的国外儿童的观点采择的发展水平基本是一致的。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近十年大学生兼职心理的国内研究综述
下一篇:
小学低年级儿童社交焦虑与气质类型关系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家庭结构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小学语文高年段写人叙事...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现状及思考
家庭教育观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下对学前儿童玩教具的研究
蒙台梭利教具的意蕴及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