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7)
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观念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
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只有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他们的紧张感、拘束感和不自然感。要利用课堂主渠道,向广大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读书角等舆论阵地,在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讲座;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以集体或个体为对象的心理咨询活动,努力消除学生心中的不自然感,营造浓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二、要和学生交朋友,进行倾心谈话
有经验的老师,经常通过与学生的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谈话可以最亲切、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获得或发现学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
心理学研究表明,谈话过程实际上是交谈双方之间的一种交往与认识过程,谈话双方的心理特征、态度、期望、动机、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对谈话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少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师必须放下身子,走进他们中间,学会倾听,善于引导,做一个合格的大哥哥或大姐姐。
三、正确引导,认清自我
初中阶段不仅是一个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年龄段,而且也是一个情绪易波动、行为易出轨、交往易出岔的年龄段,更是身心发育的一个突变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青春期的到来在慢慢发生变化,而他们所面对的又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的学业,加之他们克服挫折和困难的毅力不够,容易产生放弃心理,也就会感到迷惘、烦恼、困惑,并开始逐渐迷失自己。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才能走向成功。所以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以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消除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迷惘、烦恼、困惑。
四、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多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共8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
初中生学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生课堂德育刍议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策略
中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现状及原因
淮安市中学生焦虑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性评价量表在中学生...
中学生物学科交互型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