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奖励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强化幼儿良好行为的同时也带来愉悦感和自信心。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对幼儿奖励的原因中,对其能力的奖励占多数,本研究主要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对徐州某一幼儿园两个大班教师对幼儿学习能力方面的奖励行为进行记录分析,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奖励策略的运用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总结,提出建议。29401
[毕业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学习活动;奖励;奖励策略
一、导言
(一)、研究缘起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奖励,奖励还会成为我们更进一步的动力。在幼儿园我们也常见教师各种奖励幼儿的行为,正确运用奖励策略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教师对幼儿进行奖励的原因许多,有的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文持正常的教学秩序,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如不随便离开座位、不在活动进行中嬉戏打闹等;有的是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表现而进行奖励,比如正确回答问题、接受新知识快等等;还有的是由于生活能力方面,比如穿衣服很快很整齐、饭吃得很干净等等;还有的是教师为了鼓励幼儿良好行为的产生而进行奖励……奖励正面肯定儿童发生的行为,这样也对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作用,也对亲子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的形成起着很大帮助。但同时,过于频繁地使用奖励,会失去教育的意义,幼儿会觉得奖励是一件很容易做到,很普通的事情,便不会珍惜了。如何正确合理地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使用奖励策略,促进幼儿各方面得到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在幼儿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使用了怎样的奖励策略,这些奖励又有怎样的特征?这其中包括奖励采用的形式、运用的频率和间隔、产生的价值等都是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综述
  1.理论基础
    教育学和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为幼儿教师恰当地运用奖励策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知识储备。首先从心理学角度,主要有两大理论给予支撑,分别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理论和强化控制原理。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卫•普瑞麦克(Darid•Premack)提出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理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或活动都有可能加强另一事情或活动的发生──前提是:这种事情本身必须比另一事情或活动具有更高的反应发生可能性”[1];这一观点可以解释奖励能够强化、肯定某种行为的原因。但重要的是要发现一些能够促使幼儿有更高的发生可能性的事物,所以在这里奖励就是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因为其本身的更高的反应发生可能性。
   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提出了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这种观点认为对行为进行塑造的基础就是强化作用,而行为就是由根据它的强化刺激所控制的,同时,强化在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如果某个行为不能得到强化,那么这种行为就很容易消失[2],根据斯金纳的观点,儿童是因为想要引起成人的注意才去做某件事情,儿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多次得到了外部刺激的强化。
   从教育学的角度,教育者为了达到设定的教育教学目标,采用一种特殊的措施和手段即奖励。奖励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结合奖励理论并正确使用,来引起、促使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产生的行为方式与教育目的变化是相一致的[3],这是基本的教育问题。
  2.概念界定
   奖励是指为了使某种良好行为得以文持或增强而给予肯定、鼓励,
上一篇: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研究
下一篇:幼儿园课堂教学中的“师幼对话”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师范学院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舞蹈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中班幼儿合作认知水平现状及问题培养策略

浅谈幼儿的分享行为

角色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