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

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这样的界定:世界范围内具有先进的教育水平。并能保持一定领先优势的教育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概念资源的综合。教育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对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起着论文网非常大的促进和决定作用。应当确立新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和理念,在教育发展中缩小差距,最大化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一。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对象

(一)有形优质教育资源。有形资源是指那些能够用价值指标或货币指标直接衡量的,具有实物形态,并可以说明其数量的资源,通常包括实物资源和财务资源。从现代管理角度看,有形资源是组织发展的初级形态,随着组织的不断发展,有形资源的发展形态将逐步被无形资源和更为活跃的人力资源等所替代。有形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优质校舍资源。图书资源。软件设备资源。教科书。教师指导用书,音像材料。互联网等资源。有形教育资源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他决定了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的所依赖的物质基础的均衡性和公平性,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结构均衡和质量均衡。

(二)无形优质教育资源。无形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的软实力,主要包括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高科技人才的学术资源。优秀的教风和学风。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而影响力。优质学校的品牌效应等。针对无形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和管理除了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行使政府职责外,还要从思想理念的角度着手考虑,增强思想上对问题的重视程度,这也是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关键。

二。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我们知道,优质教育资源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政策资源,因此,建立有效的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和问责机制是从根源上实现教育均衡的保障。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意见稿明确2010年教育投入达到GDP4百分号,而这一目标迟迟未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要自己找出路,想办法,在不同政策的联接处寻找发展空间。同时,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正面临着转型期的挑战,以及经济转轨和体制转换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希望国家建立了一个各级财政分担教育投入的明确分担机制,实施未完成任务的进行严肃问责,使得优质有形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有更好的物质条件保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

(二)建立城乡学校互动发展。(1)开展培训,自主提升。选好主题,定期专题培训,培育优质教育资源,使优质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将教师按不同层次和系列组成培训对象,进行专业化培训,比如班主任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等。同时,引导薄弱学校自主提升,快速引导教师不断自主提升,培养一批省内外名优校长和名优教师,形成自己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2)共享交流,捆绑考核。通过校际间联盟,交流先进的学校管理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以及学校文化,共享龙头学校的优质的教育资源,相互学习和促进,共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对联盟学校共同实施评价,将联盟学校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学生活动。特色文化建设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工作实行捆绑“考核,帮助和扶持新建。薄弱学校迅速提升软实力“。

(三)健全有形和无形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理念和制度。(1)有形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理念和制度。首先,区域学校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包括多媒体设备。投影机。电教板和教练场地等的运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重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实行专人专用,对易损易耗件实行定点采购,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物质资源投入努力实现校际均衡,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装备推动和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最大功效。最后,教育城域网实现各校的互联互通,通过对全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吸收和整合利用,实现城郊学校的快速成长。教育城域网的教育部门门户网站。学校网站及电子政务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互动教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2)无形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理念和制度。首先,从思想上要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思想。学校只有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学校教育就是为出人才而进行的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其次,把握好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优秀的办学理念也是无形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最后,实现产学合作教育,使得许多科研中的高端的无形资源转化成有形资源。

总之,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目的是实现在区域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前有限优质资源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区域优质资源整合,拓展服务范围,逐步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对于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有着重大意义。也希望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贡献一些绵薄之力。

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区域产业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探析【3057字】
下一篇:区域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发展带来的创新与挑战【4454字】

试论党史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4680字】

浅谈信息化技术茬思政課...

新世纪中國政治改革若干...

哲學的改造【19639字】

剩余价值理论:引起劳动...

农村社区的定义及建设层次着力点【6869字】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3401字】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