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再是预设的教学过程,而是师生在具体的“诗

10

名家讲堂

2022年第 6期

性智慧”教学情境中随即发生、参与的各种理解动

态活动,或是一连串的动态体验行为,或是一种生

成意义的动态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学

是师生各以自己的情思智慧去感悟、把握文本语言

的意义。探索、解释文本语言意义的教学过程,也

不再是分析肢解段意和给出主题的枯燥乏味的固定

模式,而是师生主体性参与充满了“诗性智慧”新

奇感和创意性理解的动态教学过程。具体到课文的

教学,例如《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小岛》等

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为人物设想心理独白、改写作

品的结局、变换角色体验等动态教学活动;这种不

同形式的动态教学过程,便可一扫过去死寂、黯淡

的教学气氛而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态教学活动,

流溢出“诗性智慧”教学过程的生机和活力。

(二)要在“诗性智慧”动态教学过程中

内化

从语文教学的本质看,语文的“诗性智慧”教

学,特别是那种内隐性的缄默语言知识,必须在动

态教学过程中内化、吸收与表达,即便是外显的语

言知识,也不能脱离内化的动态教学过程直接以结

果的形式呈现。这就是说,这个教学过程不是预设

好的、特定的行为组织,而是一个未经预设的、充

满不确定因素的动态教学过程,一个开放的教学空

间。按照有些专家的说法,诗性语言的“理解是一

种游戏”。理解天然地带有游戏的本质规定性,即

动态性、生成性和非预设的教学过程特点。这样一

来,每个诗性语词作为当下发生的事件都在自身中

带有未说出的成分,诗性语词则同这种未说出的成

分具有答复和暗示的关系。可见,用“游戏”活动

来表征语文教学的过程特点,就让语文的动态教学

过程步入了引人入胜的场域。在这里,“雪融化了

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变成了开放性的场域,

是春天、是柳枝、是花苞、是回家的燕子、是草长

莺飞、是孩子手中的风筝、是农民伯伯播种的匆匆

脚步、是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筹划,而不再限定

于“水”这一唯一性和确定性的回答。语文的“诗

性智慧”真正成为动态教学过程主体放飞想象、张

扬个性的动态场域,成为学生开放、自由地进行意

义理解与建构的阔大空间。这种动态的诗性教学过

程,就是学生语用能力、情感智慧同步提高、动态

发展的有效教学行为,更是学生参与意识觉醒和个

性精神觉醒的动态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 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0 :240。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166。

[3]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7。

(作者曹明海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

任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

任。曾主持编写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科书,先

后出版《文学解读学导论》《语文教育文化学》《语文教学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论文
下一篇: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特点与演进趋势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构建的策略

ASP.net+sqlserver会员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安卓平台的二维码会议管理系统设计

“时尚与旅游”电子杂志的设计制作

农村幼儿教育开题报告

高校体育场馆效益研究【2772字】

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法律...

华夫饼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科研管理中统计报表...

家电制造企业绿色供應链...

透过家徽看日本文化家紋から見る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