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羟丙基β-环糊精透明晚香玉香精的制备研究(3)
静电喷雾是指液体喷嘴和对应的接地电极之间,加上数kV的电压时,喷嘴尖端流出的液体,由于受表面张力、静电力及重力联合作用使液柱表面极不稳定,进而分裂为离子或雾滴。静电喷雾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制备高均匀度微细颗粒的方法,正在受到各国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这种方法制备的微胶囊的粒径较均匀且为纳米级;产品颗粒高度均匀,单分散性好;设备简单,节省费用;过程便于控制;能够完成总体厚度很小却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多层薄膜等,因而展现了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由于这一显著特点,使得这一技术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静电喷雾技术制备纳米微胶囊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方法。
两流体静电喷雾技术制备纳米微胶囊[7],该法的装置的主要部分由同轴套管组成两流体通道,两种不互溶的液体以合适的流速分别在内管和外管中流动。内管的内径在数1nm到1mm之间,外径则视外管的情形而定。外管和一个数kV的高压电源正极相连,另外一个环形电极与高压电源的负极相连。内管的电压将视外管中液体的电导率不同保持在外管电压和环形电极电压中间的某个值。在一定的电压和流速范围内,泰勒锥(Taylor cone)将在管口处形成,并且内管液体形成的泰勒锥将被外管液体形成的锥体包裹。内外两个锥体将分别在锥的末端射出一道流线,形成复合射流,这股射流将在电场中雾化并经后续流程处理形成微胶囊。
静电喷雾/凝聚法制备纳米微胶囊,利用该法制备微胶囊的实例是具有活性的酶的固定[8]。喷嘴采用不锈钢细管作为正极。对应的地极为0.8ram的铜线,做成 7mm 的圆环。两极之间的距离为2ram。将调制好的2(质量)的藻朊酸钠和酶的水溶液,用微型泵送至毛细管电极喷嘴。电压在0-5kV之间进行调节。雾化的液滴落入到0.5(质量)的CaC12水溶液搅拌槽中。液滴和CaC12极易反应,生成藻朊酸钙凝胶,变成球状物,使囊芯物亦即含有酶活性物质不易失活。该法简单有效,胶囊粒度均匀。
1.2.3 界面聚合法
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纳米胶囊的工艺特点是:一般要使用带毛细管的细针头注射器,并把注射器针头放在离液面很近的距离,再在针头与液面之间加上高压直流电。具体方法如下:把分散或溶解得很好的囊心、单体溶于一种溶剂所得的溶液加到注射器中,把另一种单体溶解在另一种与上述溶剂不相混溶的溶剂内放在注射器下的容器中,当注射器中的液体通过毛细管针头在电动马达的驱动下形成表面带电的均匀球体液滴(粒径在纳米大小)滴入溶有第二种反应单体的溶液中时,即在纳米大小的液滴表面引发缩聚反应,形成的缩聚物把囊心液滴包覆,即形成纳米胶囊。可以使用的水溶性单体。有L-氨酸,油溶性单体有对苯二甲酰氯。此外,还可以利用一种单体在相界面的自聚反应形成聚合物囊壁,如聚乳酸、聚氰基丙烯酸酯等。M.Aboubakar等[9,10]研究了以异丁基和氰基丙烯酸酯为壁材,通过界面聚合法获得胰岛素纳米胶囊的机理及其物理化学性质。P.Couvreur等[11]综述了通过单体或预缩聚物的界面聚合获得纳米胶囊的方法,及纳米胶囊在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癌症和传染病方面的应用。
1.2.4层层纳米自组装法(LbL法)
Iler在1966年就提出了将带正、负电荷的物质通过静电引力层层交替沉积(1ayer by layer,LbL)的自组装技术[12]。德国马普胶体与表面研究所的研究者们[13]将LbL技术发展到以纳米或微米直径的胶体粒子为模板的聚电解质自组装,制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粒子。采用不同的模板和囊壁材料,通过溶解或熔融除去做模板的胶体粒子,可以制备出壁厚为10-40nm 的各种纳米或微米胶囊(nano-or microcapsule) 。
共10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一篇:
GC-MS+电子舌不同品牌的白酒风味特征研究
下一篇:
年产2000吨埋地排污PVC管材车间工艺设计
四烯丙基胺-四乙胺-四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
八烯丙基胺-四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
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复合...
钌碳催化5-羟甲基糠醛选择...
基于高醇羟基硝酸氧铋的...
α-环糊精接枝修饰聚合物研究
磁性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