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微乳化柴油的阻燃抑爆性能研究(3)
我国对军用阻燃燃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当下我国的微乳化柴油研究多以节能减排为目的,对阻燃抑爆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为了适应和满足未来战争需要,同时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对微乳化柴油阻燃抑爆性能的研究刻不容缓。
1.2 微乳化柴油简介
了解微乳化柴油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微乳液:微乳液首先由Schulman在1995年发现并命名。若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液体经混合乳化后,分散液滴直径在5nm~100nm之间则称之为微乳液。微乳液为透明分散体系,其形成与胶束的加溶作用有关,又称为“被溶胀的胶束溶液”或“胶束乳液”,简称微乳。它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混和,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所以微乳化柴油就是由水、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适当比例混和,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
微乳化柴油相对于普通柴油具有以下优点[2]:
(1) 微乳化柴油制备简单,只需将适量的水、少量的表面活性剂、柴油以及少量的助表面活性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伴以轻微振荡即可形成。
(2) 微乳化柴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长时间储存且不分层,因此一次制备可长期使用。
(3) 微乳化柴油的凝固点很低,所以能在较低的温度下使用,对于其广泛推广奠定了本质性的基础。
(4) 微乳化柴油运动粘度较普通柴油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并不明显,微乳化柴油仍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更有利于柴油的雾化及燃烧,节油效果良好。
(5) 微乳化柴油受热至燃烧时,微乳化柴油会发生微爆效应,引起微乳化柴油二次雾化,燃烧较普通柴油更加充分,所以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含量以及固体微粒的浓度大大的降低。
(6) 微乳化柴油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燃烧设备(内燃机、锅炉等等)的结构无需进行专门的改造。
1.3 微乳化柴油
研究现状
1.4 本文工作
微乳化柴油有多种配方,本文以阻燃抑爆柴油和阻燃柴油为代表通过研究包括油膜变形、雾化试验、等效静爆试验、实弹射击等内容。
(1)油膜变形、雾化试验
通过一定强度空气激波作用普通柴油、阻燃柴油和阻燃抑爆柴油的液膜,掌握三种柴油的液块形成与液膜的变形、破碎和雾化演变等规律。
(2)等效静爆试验
通过Ø40mm聚能装药引爆微乳化柴油油箱,掌握引爆微乳化柴油的
物理
过程以及火球特征参数,并对微乳化柴油抛撒、爆炸形成的火球效应开展研究,以考察它的燃烧、爆炸性能。
(3)实弹射击试验
主要开展Ø30mm杀爆燃弹射击装备油箱引爆微乳化柴油的试验,同时运用高速照相机和红外热成像仪记录引爆过程和试验数据,再根据试验结果评估了不同系列微乳化柴油的阻燃抑爆性能,为进一步改善油料配方以及机理研究提供试验参考。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聚醚聚氨酯体系聚合工艺研究
下一篇:
B类火焰与全氟己酮相互作用的烟气毒
可降解物质参与的酮类化...
四烯丙基胺-四乙胺-四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
浅析传统元素在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丙烯酸接枝改性聚偏氟乙...
有机无机阻控剂对Pb、Cd的吸附特性及差异
亚临界水的高效液相色谱
基于亚临界水的高效液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