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油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的合成及其摩擦化学特性的研究(7)
(1)磷型极压抗磨添加剂
该类添加剂是应用较早的极压抗磨添加剂[24],主要是磷酸酯、亚磷酸酯类化合物,其典型代表为磷酸三甲苯酯(TCP)和亚磷酸二丁基酯(T304)等。其中酸性亚磷酸酯对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强,化学活性高,承载能力优于中性酯,但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金属腐蚀,产生显著的磨损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会与油中其他添加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故一般使用中性酯。磷型添加剂的抗磨性按下列顺序排列:次膦酸酯<磷酸酯<亚磷酸酯。
(2)硫-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
硫-磷-氮型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极压抗磨性能,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复酯胺盐: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性,较好的热安定性,对铜腐蚀性小等优点,已用于极压工业齿轮油中。二烷基硫代磷酰胺:是一类多效极压抗磨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擦伤性和较好的热氧化安定性、抗腐蚀性等。二烷基二硫代磷酸复酯盐:是一类多效极压抗磨添加剂,兼具有极压抗磨、抗腐蚀、抗氧化、防锈等性能,其性能与烷基的结构有关,其中长链的叔烷基伯胺或油胺盐最适合作极压抗磨添加剂。另外,还有胺基甲酰基二硫代磷酸衍生物,磷酸-甲醛-脂肪胺缩合物等,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但高温时不稳定,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3) 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
这类添加剂与磷型添加剂相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较好的防锈和抗氧化性能,与硫-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相比,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工业三废少等优点。该类添加剂具有承载能力高,配伍性好,多效性和润滑性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可以分为磷酸酰胺,胺基磷酸酯,磷酸酯胺盐,磷-碳-氮型,磷腈聚合物。磷酸酰胺和胺基磷酸酯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而磷酸酯胺盐具有优良的极压性,但抗磨性不及磷酸酰胺和胺基磷酸酯。磷-碳-氮型的极压抗磨性不好,磷腈聚合物由于毒性较大,现已很少使用。总体来看,磷系极压抗磨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各工业化国家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硫系、磷系、氯系化合物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活性大小及承载能力的研究表明,反应活性越大,形成覆盖膜的能力越大,同时承载能力也越高。如果把相同活性的硫系、磷系、氯系化合物进行比较,形成覆盖膜的承载能力的大小顺序为:氯系<磷系<硫系。
1.3.4 极压抗磨添加剂[25]的
研究现状
目前,润滑油极压抗磨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合成和应用方面,硫、磷、氯系的合成技术已比较成熟,无机硼酸盐在
国内外
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如美国的Chevron 公司已生产出OLOA-9750 胶体硼酸盐极压抗磨剂。我国茂名石油工业公司也开发出了胶体硼酸盐,其产品性能达到了OLOA-9750的水平。稀土化合物成为摩擦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油溶性的稀土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展示了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添加剂在摩擦学领域诱人的应用前景。纳米材料是8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材料,在催化、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及精细陶瓷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润滑油中的应用还不多。人们曾对几种纳米粒子的摩擦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如周静芳等人对油溶性铜纳米微粒作为液体石蜡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梁起、张治均等人对氟化镧纳米微粒的摩擦学行为的研究,叶毅、董浚修等人对纳米硼酸镧对润滑油抗磨性能影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近年来,学者们开始着手润滑添加剂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Zhang等合成了3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噻唑类石蜡油衍生物,并通过四球试验验证了它们的摩擦磨损行为。乔玉林等在实验室合成和测试了几种的磷氮型添加剂、硫磷型添加剂及其协同效应。Beltzer等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了添加剂分子结构对其减摩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碳链间色散力作用的因素。谭建平采用基团电负性判据讨论了润滑剂极性基团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的强弱。Xue等研究了含N,O,S的杂环化合物分子结构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Kawamura等认为磷系添加剂的分子结构直接影响其在铝-铝摩擦副中的润滑特性,其中直链化合物比支链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润滑性能。严珩志等在销盘式摩擦实验仪上测定了几种含氯,硫,磷及硫磷复合的极压添加剂在不同温度与摩擦副材质条件下的减摩性能。我国磷系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提高磷系润滑添加剂的水解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开发腐蚀性小、载荷能力大的磷氮型润滑添加剂(磷酸酯胺盐和磷酸酰胺)及全面性能好的硫磷型添加剂将成为研究的方向。目前,我国对磷系润滑添加剂的实验研究发展迅速,沈阳文华公司在综合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各种有利于提高磷系润滑添加剂性能的功能基团引入到有机磷分子中,研制出了一种多功能的新型高效磷系润滑添加剂。然而对磷系润滑添加剂的理论研究仍没有大进展。
共1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上一篇:
电化学法制备咪唑型离子液体的研究
下一篇:
不同香精在洗发香波中留香效果的研究
可降解物质参与的酮类化...
纳米二氧化钛的机械粉碎...
双吡啶醛缩-2,8-二氨基-T...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微囊表面磁性修饰
二氟甲基醇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液相剥离法制备锑烯量子点
二氧化锡纳米微球制备和光催化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