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微波溶剂热法制备铁取代磷酸钴锂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2)
4结论 28
5前景与展望 29
致 谢 30
参考
文献
31
1绪论
1.1锂离子电池简介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长寿命卫星、发电储能装置等能源动力产品以及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
电子
仪表等电子消费产品的市场飞速发展,使得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扩大。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已经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因而有关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
经济
发展迅猛,因此对于能源的需求十分巨大,能源形势严峻。而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高、低自放率、使用寿命长、对环境友好等种种优点,正在快速应用到社会各个行业领域[1]。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安全性能高,可做成任意形状等特点也越来越明显,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储能设备媒介。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应用于各种各样的新兴电子设备上,如平板电脑,手机电池、便携式仪器、照明设备等。与此同时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也慢慢的向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动力工具上飞速发展。
目前,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各种电池正负极材料都有很良好发展空间,有些高精尖材料的研究已经处于世界的前列。
1.1.1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在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装置,其主要结构由三部分构成:电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2]。
(1)电极材料:电池主要的储能介质是正负极材料,一般由能够可逆的嵌入和脱出锂离子的化合物构成。
(2)电解液:电解液是锂盐的主要载体,主要起离子导电作用,且电池中的锂离子主要集中在此处。
(3)隔膜:隔膜位于正负极材料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进行离子传输并阻止电子导电,以防正负极短路。
当电池充电的时候,Li+离子会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溶液、隔膜嵌入负极,因此正极活性物处于贫锂的状态;当电池放电的时候,Li+离子则从负极中脱出,经过电解质溶液和隔膜再嵌入到正极中,正极活性物处于富锂状态。由于电荷需要平衡,因此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同数量的电子经过外电路传递,与Li+离子一起在正、负极之间进行迁移,使正、负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保持一定的电位。脱出和嵌入会引起电池材料层间距离的变化,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不会影响材料晶体的结构变化,所以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工作电位与Li+离子浓度以及构成正、负极的嵌锂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关。
由此可得锂离子电池实质上是一个Li+离子浓差电池,其正极和负极是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子嵌入化合物组成的。
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1)
正极反应: (2)
负极反应: (3)
常用的正极材料有:Li3V2(PO4)3、LiMn2O4、LiFePO4、LiCoO2等,常用的负极材料有:LixC6、Li4Ti5O12等[3]。
1.1.2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特点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二次电池,近年来其研究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且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主要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比能量高——重量比较轻、体积比较小,其比能量是Ni-Cd的两倍以上,并且比同比容量的Ni-MxH电池重量轻50%,体积小30%;
(2) 电容量大——锂离子电池的电容量可达到同等镍镉蓄电池的两倍;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高岭土的酶活性分析+文献综述
下一篇:
精恶唑禾草灵对水华蓝藻的环境毒性研究
油酸辅助水热法制备CaRE2(MoO4)4:RE3+荧光粉
溶剂热法制备掺氮石墨烯...
水热法制备掺氮石墨烯-...
CTAB调控溶剂热制备C3N4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水热法制备ZnO和性能研究
粉煤灰吸附-微波超声处理水中2,4,6-三氯酚
水热法制备SnO2纳米颗粒和性能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