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脲醛树脂对Th4+, Ag+,Co2+的吸附对比研究(2)
3.3 不同因素下树脂吸附效果研究 14
3.3.1 不同F/U比下树脂吸附去除效果分析 14
3.3.2 不同pH下的树脂吸附效果分析 15
3.3.3 不同反应时间下树脂吸附效果分析 15
3.3.4 不同树脂投加量树脂吸附效果分析 17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
文献
22
1 绪论
1.1 放射性离子的危害
随着国民
经济
运行进入新常态,环境安全愈加受到重视。核电项目陆续上马,核电也进一步走进公众视野。在核能利用过程中,核反应堆体系等产生的液态流出物含银、钴、钍等放射性元素,随循环
系统
排出成为放射性废水。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种类繁多,浓度高,半衰期长,其
化学
毒性和放射性毒性极强。放射性核素经由呼吸道、食道、角质层等部位可驻留于人体器官或组织,参与人体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沉积产生辐射
生物
效应,通过内外照射影响人体脏器机能,损伤细胞与染色体,引发组织反应和致癌效应。研究如何去除废水中放射性核素,对于控制环境问题和保障人类生活,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2 去除方法研究
如何处理处置放射性废水,降低水体放射性离子及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国内外
已经有不少的方法。总结一下,较为普遍的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化学反应法,向水体投以沉淀络合剂,与废液中Th4+、Ag+等有毒重金属离子作用发生沉淀以难溶固体形式析出。此法成本较高,但能在废水处理领域产生显著的效果。第二种是
物理
法,并不会因反应改变放射性废水中银、钍、钴等离子的金属价态,通过离子交换、浓缩结晶、膜渗析等方式综合治理放射性废水。这类方法工艺相对成熟,周全稳妥。第三种是生物法,通过水体中微生物或植物的代谢和降解作用,可浓聚水体中放射性离子,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1.2.1 钍的去除方法介绍
钍是一种赋存在自然界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1],国内外钍分析的分离富集方法可归纳为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液膜萃取三个方面。
张妮等[2]利用磺酰化β-环糊精包合N,N′-二苯硫脲吸附钍,控制pH=4,振荡时间文持10min添投0.025g吸附剂,在此最佳吸附条件下吸附容量为27.46mg/g,吸附率为91.5%。
Essam Al-Zaini、Zhirong Liu、Limin Zhou等[3]以三磷酸盐作为交联剂合成出一种磁性壳聚糖树脂(TPP-MCR),因为磁性壳聚糖(SI-MC)结构内-NH-和-OH数量多,能更好地螯合Th4+,所以增大了对浸出液中Th4+的络合能力,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T=25℃,pH=4,吸附时间t=45min。树脂在单组分溶液中对Th4+的络合反应符合Langmuir模型,其对钍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46.8mg/g。结果表明,TPP-MCR可以对钍进行有效地吸附,同时这种方法还具有一些独特优点:树脂性质稳定,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并且能够快速吸附,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Ahmed M.Donia、Asem A. Atia等[4]合成了一种含三亚乙基四胺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二乙烯基苯树脂,结构中含大量N原子可络合钍离子。进行多批次吸附络合实验研究得到结论:在25℃环境下,这种树脂对钍离子的吸附容量达到最大为0.54mmol/g,再利用率为98%。此外,该吸附络合过程为熵增反应,适用于二阶动力学模型。
孙玉丽等[5]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对叔丁基磺酰基桥连杯4芳烃(H4L)萃取钍和稀土,pH范围在0.75~2时,钍的萃取率随酸度降低迅速升高,而稀土离子(La,Eu,Yh,Y)的萃取几乎不受影响,都保持在20%以下,因而对叔丁基磺酰基桥连杯4芳烃对钍和稀土呈现出较佳的吸附去除能力。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洗涤剂用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
Pinner反应1(H)-2-苄基苯并咪唑的合成
有机无机阻控剂对Pb、Cd的吸附特性及差异
氧化石墨负载MOFs的制备及...
乳化粒子大小对乳状液流变及稳定性的影响
高温下NaOH和NaHSO3预处理对...
铁基非晶合金对偶氮染料褪色行为的研究
改性埃洛石对水中磺胺类...
粉煤灰微珠的表面优化及...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