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Ve r w e y和Nissen 提出了第一个液/ 液界面结构模型,即Verwey-Nissen(VN)模型,该模型将界面看作一个电势连续的数学平衡,认为界面结构是由两个彼此独立的背靠背的分散层构成的。其中一项分散层内含有过量的正电荷,另一项分散层内含有等量的负电荷,它们的行为都遵循Gouy-Chapman理论。
1977年,Gavach提出了修饰的Verwey-Nissen模型,即MVN。该模型认为:在两个扩散层内之间还存在一个定向排列的溶剂分子组成的自由离子层,在液/ 液界面两侧的每一相中都存在着与电极/ 溶液界面Stern模型十分相似的内Helmholtz平面和外Helmholtz平面。Samec 等认为离子可以进入扩散层,进入程度与离子溶剂化程度有关。
图1.2 MVN模型油/水界面双电层示意图
Fig.1.2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double layer at W/O interface based on the MVN model.
图1.3 GS模型液/液界面双电层示意图和电势示意图
Fig.1.3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Gouy-Chapman-stern model of the electric double layer at ITIES and a potential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