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反应溶液变成微小液滴后再相互碰撞,研究者发现该反应能够加速完成,这个现象被很多研究者用来探究反应的加速动力学,如今液滴碰撞反应的方法已经被应用于机合成反应。本论文通过将氧化剂与含醇的溶液同时雾化并相互碰撞或形成水包油的液滴的实验来探索不溶两相的合成,该反应不用催化剂,仅在液滴碰撞下就能完成。结束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来检测反应是否进行和计算反应的产率。本实验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快速,后处理方便,在化工、医药,高分子制造上可以有广泛的应用。88326

毕业论文关键词:液滴反应器;液滴碰撞融合;相转移催化剂;氧化反应;不溶两相合成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 reaction can be accelerated once the reaction solution becomes tiny droplets and collide with each other。 This phenomenon is used by many researchers to explore the acceleration kinetics of the reaction。 Now the method of droplet collision reaction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reaction。 In this paper, the synthesis of insoluble two phases was explored by experiments in which either oxidizing agent was nebulized with the alcohol-containing solution into microdroplets and collided with each other or the water-oil based microdroplets was produced。 The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out any phase-transfer catalyst but only under the collision of the droplets。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tilized whether the reac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o calculate the reaction yield。 The experi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rapid reaction process and convenient post-treatment。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and polymer manufacturing。源-于,优W尔Y论L文.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Keyword: Droplet based microreactors;phase transfer catalyst ;collision-induced microdroplets infusion;oxidation reactions;Immiscible two-phase synthesis。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7

   1。1 液滴对反应加速的表现与监测 8

   1。2液滴加速反应在合成上的应用 10

   1。3 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与弊端 12

  第二章 实验部分 13

2。1 实验仪器。。。13

2。2 实验试剂。。。13

2。3 反应试剂的配制。。。13

2。4 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13

2。4。1基于碰撞融合的液滴反应器内不溶两相的反应。13

2。4。2基于水包油液滴反应器的不溶两相的反应。14

2。5 反应产物的分离与分析。…。。15

2。5。1 最优分离From~优E尔L论E文W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的流动相配比与结果15

2。5。2 反应产物的浓度与吸收峰峰面积的关系……。。。……………。16

2。6 基于碰撞融合的液滴反应器内不溶两相的反应 17

2。6。1 反应产物与空白对照组的谱图对比与分析17

2。6。2 实验反应条件优化。……。。。……………………。…。。…。18

2。6。2。1 次氯酸钠水溶液优化。19

2。6。2。2 进样流速优化。19

2。6。2。3 氮气压力优化。20

2。6。2。4 两相碰撞角度优化。21

2。6。2。5 两相碰撞间距优化。21

2。6。3 讨论22

2。7 基于水包油液滴反应器的不溶两相的反应 22

上一篇:评估重金属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抑制作用
下一篇:IDH突变型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可降解物质参与的酮类化...

四烯丙基胺-四乙胺-四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

浅析传统元素在移动端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丙烯酸接枝改性聚偏氟乙...

有机无机阻控剂对Pb、Cd的吸附特性及差异

亚临界水的高效液相色谱

基于亚临界水的高效液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