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吸附正好是一个反过程。吸附是把目标产物交换到离子交换树脂上,而解析是把目标产物通过解析剂洗脱出来,得到目标产物。在经过吸附与解析后,树脂上会吸附大量的杂质离子、蛋白及许多有机大分子,这些物质不可逆的吸附在江环树脂的骨架上,必然会堵塞树脂微孔道和遮盖活性集团,从而使得树脂再吸附性能下降,造成树脂的污染和中毒,所以每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要对其进行再生,把它所吸附的杂质置换出来,激活树脂的性质[4]。
树脂的再生过程,实际上是交换过程的逆过程。以阳离子再生为例,可用以下简式表示:
R-Na+ H R-H+ Na
在再生的开始阶段,柱中游离的阳离子很少,一但有酸进入,立即进行交换,反应向生成R-H 的方向移动,随着交换的进行,被交换下来的阳离子不断增加,反应进行得越来越慢,直至达到平衡[5]。
1.3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趋势
由于离子交换技术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广泛而有意义,特别是离子交换树脂的出现和发展,使离子交换的操作成为吸附、蒸馏、过滤等同样重要的单元操作。目前,阳离子交换树脂已广泛地应用于水处理、合成化学和石油化工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湿法冶金和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在工业应用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点主要是处理能力大,脱色范围广,脱色容量高,能除去各种不同的离子,可以反复使用,工作寿命长,运行费用较低。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基础的多种新技术,如色谱分离法、离子排斥法、电渗析法等,各具独特的功能。离子交换树脂商品品种已达两千余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吸附、络合,从而达到富集、分离、提纯、脱色、脱盐等效果,因此,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人们极大地关注[6]。每年有关其合成、应用的报道都很多,但是,较新颖的思路还是很少。化学研究者应加大在这些方面工作的力度,设计出高性能的树脂,以促进我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的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