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老年人交通安全研究+文献综述(3)
2.1.3老年人的社会特性
衰老是生物体生命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的衰退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对一个人来说,这种自我感觉是不很明显的。但到了离(退)休时,他们的环境、条件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首先表现在社会地位下降的趋势[21]。
(1)社会地位下降
社会地位,即社会对人价值的衡量—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及尊敬程度。在现代工业化的国家中,老年人常被称之为“被遗忘的人”或“被歧视的群体”,把老年人看成是社会的包袱,老年人常常感到自己没有平等权利,处于受施舍的地位[22]。在老年学研究中的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们是通过掌握物质财富、能力、成就、健康、美丽等社会认可的权力资源来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在社会中,大多数老人掌握的权力资源比年轻少,缺乏可供交换的资源,因此,他们的社会地位便相应下降。
(2)
经济
状况变差
收入减少:老年人退休后只有少数可以重新获得工作岗位,大多数收入减少。且收入方式也有所变化,由工资收入变为养老金的形式。部分养老金较少的甚至需要子女在经济上的补贴。
支出增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衰退,疾病增多,支出的医疗保健费用也增多。且由于老年核心家庭、单身家庭的发展趋势和本身体力、精力不支,许多事要请人帮忙,需支付的劳务费也随之增加。
由此得知,老年人的社会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下降,这使得老年人除了在经济上、生理上没有依靠外,在心理上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他们因此而不自信,表现出的行为有犹豫、迟疑等现象。这样的现象对交通的影响,表现为加长其反应时间[28];从另一方面来讲需要使信号、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的意义更为易懂、明显,以减少老年人的反应时间。
2.2老年人出行特征研究
老年人的出行活动方式大多以步行或自行车为主,出行活动目的大多是休闲散步,生活购物或接送看护小孩。出行活动的时间分布大多在一般人们上班或上学出行交通高峰之外的时间范围内。这是因为绝大部分健康老人都在自觉的担负起照顾孙辈,支持儿女的重任。所以,除了比较繁忙的家务操劳外,老年人的空余时间范围一般在9::00~10:30和15:00~17:00,以及傍晚,即在非交通高峰期。出行活动的空间分布相对较小且集中,主要在住地周围附近几条道路。因为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主要依赖于地缘关系,生活圈以邻居和社区为主。
2.2.1老年年人出行特征分析
(1)出行率
老年人每天的平均出行次数比19-60岁人群少0.3次。通过对不同性别的出行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老年人中,男性的出行率为2.23次/天,而女性的出行率仅为1.77次/天,男性老年人的出行率远高于女性老年人的出行率。而19—60岁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出行率基本相同。这个结果与国外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2001年,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12.6%,但是美国老年人日常出行仅仅占美国日常出行总数的大约10%左右,长距离出行仅占8%。美国的研究者认为,男性老年人较女性老年人出行率高的主要原因有男性老年人驾照拥有率比女性老年人高,而私家小汽车在后工业化国家是个人出行的一种主要方式,女性老年人相对较少,驾车出行导致女性老年人出行率低于男性老年人。
(2)交通方式
老年人出行以步行为主要方式。其中,老年人步行方式的分担率为58.3%,而19-60岁人群步行的分担率为25.6%。另外,老年人驾驶小汽车的出行只占总出行次数的1.58%,而19-60岁人群驾驶小汽车的出行占总出行次数的20.16%,老年人驾驶小汽车出行远远低于19-60岁人群驾驶小汽车出行的比例。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下一篇:
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选址方法研究
资生堂线上提高市场占有...
Python无砟轨道结构三维可...
上海浦东新区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项目型企业CRM应用研究
女性向游戏玩家的消费心理行为研究
基于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奢...
基于干中学理论的员工培训形式与方法研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