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不健全,缺乏整体性、科学性,体现为“两个偏向”。一是偏向经济指标,即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近年来,地方生产总值、人均支配收入、工业生产总值、失业率等经济指标成为评估我国地方政府政绩的核心指标,教育、文化、医疗、生态环境等指标未获得足够重视,相关指标少。这种片面地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行为,促使政府部门将主要精力用于见效快、表面好看的行政事务中,挥霍浪费公共财政,刻意制造政绩工程。海南省临高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整个县共计23000多名贫困人口,每年低保金总额1600万元左右。然而今年为了所谓的政绩工程在县城边上建起了1.7公里长的牌坊群,投资约1.3亿元,占整个地方财政的十分之一。二是偏向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将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建设等纳入指标体系,在评估中所占的权重系数有时可达到40%。[7]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如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工业废水处理率、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的比重、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率、社会医疗保险等指标比重小,比例分配严重不合理。    
上一篇: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研究
下一篇:微信社交化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分析

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扩散...

饭店业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价值标准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

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时的建议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