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现状研究
目次
1 引言 2
1.1
研究
背景及意义 2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3
2 社交
网络
的定义及发展
现状
和特点 3
2.1社交网络的定义 3
2.2社交网络的
发展现状
和特点 4
3 南京市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的现状 5
3.1调查对象的统计学肖像 5
3.2社交网络用户的接入分析 6
3.3社交网络用户操作习惯分析 13
3.4社交网络用户关注的内容与对象分析 16
3.5社交网络对用户的影响 18
结 论 20
参考
文献
25
附 录 27,22971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社交网络一词诞生于1954年,由J. A. Barnes首次使用。而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网络的诞生则是随着基于因特网的
电子
邮件兴起而兴起的。电子邮件的诞生大大拓展了传统的人际交流的空间,与此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人际交流的时间。在电子邮件之后的BBS、论坛、讨论组等传播形式则又将网络传播从人际传播拓展到群体传播。至此,社交网络已经较为普及。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各大网站更加注重与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不再简单地被动接受信息,更转变为信息的制造者。更多的社交网络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
社交网络最初以匿名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用户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隐藏或者改变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人们所形成的禁锢在这里被一一打破,用户在这里可以充分体验到言论自由。社交网络在将用户与现实世界隔离的同时使其与更大的未知世界产生联系。在这里用户可以寻找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自我认同。2007年韩国在全球率先推行网络实名制,2012年我国也正式通过了有关网络实名制的决定。社交网络自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社交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向怎么样?这是很多互联网人士所关注的,早在2011年12月,知名分析公司Forrester的CEO George Colony就曾大胆预言“社交网络的黄金时代已经终结,社交领域的创业尝试难逃夭折的命运”。他认为“社交网络市场饱和现状的背后存在着‘泡沫’。由于沉浸社交网络服务而耗费时间的特点,现有社交网络的用户缺乏尝试新兴社交网络的动力。大量进入社交领域的初创项目更是分散了用户本不多的剩余注意力,留给新兴社交网络的机会并不多”,“未来的社交网络将朝着‘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的方向发展”。
CNNIC 《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
》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大学本科网民占网民总人数的10.8%。互联网的使用在大学生中已经十分普及。据报告,截止到2013年12月,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规模达到2.78亿,使用率为45%,社交网络的使用具有相当大的规模。[1]
南京的高校云集,近些年更是建成了江宁大学城、江北大学城和仙林大学城,共有20多所本科院校。根据南京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南京市高等院校在校人数为81.53万人,据此可以大致知道南京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的发展,大学生不仅仅是躲在象牙塔里的学生,更是市场中活跃的消费者,大学生是仅次于白领的第二大消费群体,并且往往是各种新鲜事物尝试者的排头兵,把南京市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将之作为一个样本来研究大学生群体社交网络使用的习惯,并且在传播学的基础上研究分析社交网络未来的发展动向,做到对其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具有重大的意义。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
下一篇: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与传统教育的对比及发展策略分析
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知识素养调查
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扩散...
YSL品牌网络营销策略研究+SWOT分析
基于微信网络政治参与的缺陷及其完善探析
大学生创业成功关键因素研究+SWOT分析
大学生手机游戏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