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精神障碍人士的社会融入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研究(2)
参考文献
28
致谢 30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社会是由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是一个互动的体系,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其每个人的价值观、生产、生活的状况会影响他们融入社会的状况。反之,较好的融入社会更有利于个人的生产和生活。 经查阅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发现,精神障碍人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长期受到社会标签和污名化影响,如长期患病、社会污名化、大众误解及家人的忌讳等,使得他们自我认同度低、自信心匮乏,通常处于一个较为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种封闭是一种地域空间和心理隔离的双重封闭,最终结果使得精神障碍人士越来越难以融入到社会中,这对个体社会化的正常进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传统的心理干预固然有效,但是一般历时较长,再加上社会大众对心理咨询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误解,使得很多有需求的个体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因此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扶持。
21世纪初,我国高层领导与WHO达成共识,“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署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12年5月,全国(不含西藏)在册精神疾病患者为2170674人,如此庞大且呈不断上升趋势的群体,不得不引起整个社会关注。通过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
管理
系统
数据分析发现,J区目前拥有2663名精神疾病患者,其中C街道604名,占该街道总人口(66942人)的0.902%,居J区之最。精神疾病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慢性迁延性疾病,给患者本人的身、心、灵及社会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于个体的社会融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流动人口、移民等群体,而针对精神障碍人士的社会融入的研究并不多。同时近年来,上海市政府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建立精神卫生信息
管理系统
、成立社区康复机构——阳光心园、逐步推进免费服药制度、进行
经济
补贴等,缓解了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和生活压力。但是不难发现,现有的政策和服务大多拘泥于医疗康复和经济援助上,而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融入关注较少,这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操作性空间。
(二)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精神障碍人士的价值观、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以及社会工作者和非精神障碍人士的态度等作为导向和依据,对精神障碍人士的社会融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力图在资料收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一系列具有趣性、互动性、社会性及融合优势挖掘、自我增能等人本主义元素的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融入社会的契机和平台。使精神疾病患者对社会融入树立正确的意识,提高其对的社会融入的积极性,协助其尽可能地走出自我,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借鉴传统的医疗和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外在的“听、视、嗅、、触”五大感观活动作为精神障碍人士社会融入的具体活动,来激发服务对象内在的社会融入的意识和主动性,达致内外联动,共同致力于精神障碍人士的社会融入。二是在人本主义和复元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能力和优势,在践行助人自助的同时,更容易获得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本文旨在依托
国内外
文献资料以及前期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调查,清晰界定精神障碍人士的问题和需求,通过服务项目的实施来提高精神障碍人士的社会融入意识,并根据服务项目的评估来确定社会融入项目对精神障碍人士的重要性与不可缺性。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中国户外音乐节的创意与创新思考
下一篇:
新生代员工员工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
90后自助旅游者行为特征的分析
资生堂线上提高市场占有...
基于数据挖掘的项目型企业CRM应用研究
女性向游戏玩家的消费心理行为研究
高管胜任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基于消费者行为变迁的奢...
自媒体传播中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