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陈式太极拳传承与保护初探(2)
(二)太极拳概述
王文章先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概括,即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特点在太极拳的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陈氏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当时仅在河南温县陈家沟这个地方的陈姓人当中口耳相传,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家族性。到了19世纪80年代,陈氏太极拳的第17代传人陈发科,将陈氏太极拳带到了京城,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为陈氏太极拳在京城及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作为陈氏太极拳的传人陈发科,致力于陈氏太极拳的传播和发扬光大。他在京城传拳将近三十年,这三十年间,陈氏太极拳不再局限于家族中的传播,而是广泛地传授给外姓弟子。突破家族范围的陈氏太极拳迅速在广大群众中传播开来。由以前的陈氏太极拳重新定义为“陈式”,也正是这一字之差,恰恰凸显了陈式太极拳的博大胸襟,为陈式太极拳奠定了广泛传播的基础。同时,一些太极拳的爱好者在此期间继续探索和完善太极拳的招式,不断地总结、提高,并由此发展出了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另外,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李式、和式、忽雷架、全佑架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太极拳在发展中的活态性、传承性和流变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是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对这种文化载体进行研究,以加强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意识并促进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太极拳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它将中国文化以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而这种表达也恰恰是其他项目所无法具备的 。 因而无论是过去、现在亦或是将来,太极拳都会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它璀璨而永恒的光芒。
二、陈氏太极拳传承与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一)陈氏太极拳传承方式的流变
众所周知,陈氏太极拳可以说是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太极拳的母体,因此对陈氏太极拳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陈氏太极拳的传承与保护可以分三个历史时期:
1.古代时期。太极拳的创立是在民间,从诞生之日起,血液里就流淌着民俗的因子。这就决定了它的传承范围是在民间展开。武术是一个相对发展的动态结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构成前后左右的联系,这个相互联系的封闭和半封闭
系统
就是传统武术生存的空间。 因此,中国传统武术始终没有走出“骄傲自大、封建保守、派系冲突、一隅之见的怪圈”,使它远离了科学化和现代化。陈氏太极拳在创立的时候也没能改变它的宿命,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进行,在封建的底层社会延续着。在17代传人陈发科之前,它同样具有很大的家族性,所谓“传男不传女”“不传外姓人”,可见其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陈氏太极拳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进步。
2.申遗之前。新中国建立以后,陈家沟成立了温县武校进行陈氏太极拳的
教学
。从此,陈氏太极拳就改变了传统的传承方式,由原来的家庭式教学开始转变为学校教学。20世纪80年代,陈家沟武校开始向全国招收学生,陈式太极拳的传承方式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流而进一步开放化。随着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再度兴盛,陈氏太极拳也与时俱进,传承方式也逐渐多元化,形成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学校传承三位一体的传承方式。这与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密切相关,也是陈氏太极拳传承人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快时尚服装ZARA服装品牌的营销策略
下一篇:
社会工作在提高员工满意度方面的作用研究
重拾彝情有关彝族文化传承的公益传播策划
浅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意...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的治理和传承【3350字】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探讨【4390字】
家族企业传承模式选择研究【6444字】
家族企业传承中的家族堑壕【2242字】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治理模...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