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我选读的书目是李敬泽的《会饮记》,《会饮记》这本书的名字起得很有诗意,让人想起李太白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会饮”难道就是指聚会而饮?饮的是茶?是酒?亦或是水吗?有一天,我读到其中一篇名叫的《大树》的文章,才知道原来“会饮”一词,出于柏拉图对话《会饮篇》,说的是苏格拉底和一帮雅典大爷喝了酒泡了澡,谈天说地,探讨人生和真理。所以这本书,作者想书写的是文化人的交往、言谈和思绪,并在这种思绪中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中的有意思之处。论文网
     《会饮记》共收入文章12篇,每篇都由一个现实的触点切入,这个现实的触点或是一次谈话、或是一次会议、又或是作者在写作前后的经历。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就像是作者的一个记事本,既记录了他实际的日程安排,又书写了他古今中外、天马行空的精神活动。书的开篇,是一碗面:“咸阳机场,全中国最能吃一碗好面的机场。高深青花碗,碗底几条子面,埋在丰足的酱料下面,几口吃了,顿觉天下大定。”我想这大概就是本书的基调了,吃饭,喝酒,跑步,听相声,等候延误的机场时刻,偶尔走神的会议或发言间隙,匆忙行旅的一次驻足或聊天……差不多都可以是酒席上的话题,不会严肃到让人生畏。读完之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的想象力,从杜牧、马远到文特根斯坦,从萧红、钱钟书到宋徽宗、范仲淹,以及无数面孔,似乎都是作者对饮的客人,客人们的人生际遇、悲欢离合、家国情仇、思想碰撞,似乎都在主人的笔下流动。因此,《会饮记》这本书描述的一方面是喧闹的带着烟火气息的人间生活,同时,也是精神上的交往。既是热闹,又是在热闹中发生的精神上的联系、关联和争辩。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是它的文体,一副“四不像”的样子。它不像小说、不像散文、不像诗歌、不像评论,但是又好像什么都像。我想也正是因此,这本书才经得起我们去反复翻阅。
上一篇:《在爱中行走》读后感
下一篇:《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读后感

《喜茶》顾客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造船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

《奇葩说》受众问卷调查

项脊轩志教案

清代名人轶事

《蝇王》诺亚⽅方⾈舟上的利利维坦

《奔跑吧,兄弟》植入式广告效果调查问卷

羟肟类萃取剂对嗜酸氧化...

PF--1415反击式破碎机箱体设计开题报告

湖南长沙市生育津贴政策...

摩羯座运势2022,摩羯座...

旅游英语推进邢台市旅游...

浅谈岗位廉洁教育的方法与途径【3858字】

信息技术茬旅游专业教學...

试析多元智能理论茬体育...

基于中频信号的家用治疗...

浅议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