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装置,其结构是一个锂离子浓差电池[6]。它的构成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由不同的可供锂离子自由脱嵌的活性材料充当,它们是锂离子电池主要的储能物质。正极材料目前市场上都是由金属氧化物组成,最主要的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一般有碳负极材料和纳米级负极材料等。隔膜是一种能自由通过离子但却不能通过电子的特殊高分子膜,一般为聚丙烯微孔膜或者玻璃纤维,它们位于正负极材料之间,能够进行离子传输并阻止电子导电,防止正负极短路。电解液是锂盐的主要载体,在电池内部起离子导电的作用,锂离子主要集中于此,目前市场上用的较多的电解液多数为混合溶剂,如EC-DMC和PC-DMC。

当电池充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溶液和隔膜嵌入负极材料中,而正极材料由于Li+的迁移而出现贫锂状态,此时正极相应的电子则通过外电路由正极到负极以维持电极电势的平衡。负极则发生还原反应,由正极过来的Li+嵌入到负极材料中,放电时则相反,如此多次便为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充放电。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导致电池的储能和放电,而电子移动则保证了电路的电位平衡。Li+的嵌入和脱出会引起电池正负极材料空间结构的微量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变形不会影响到材料的结构,所以锂离子电池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6]。正负极材料的电位差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位,但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还有电解液,隔膜,使用温度等多种因素

上一篇:铬掺杂硼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研究
下一篇:年产80万吨棒材生产车间设计

有机硅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Hummers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锌离子吸附的研究

NHC催化的γ-氯烯醛与吲哚...

具有双纳米构造的聚偏氟...

钌催化下酰胺导向的烯烃C-H键的活化

聚丙烯及其复合材料的抗静电研究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