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4.1城市竞争力状况分析 15
4.2提升安徽省城市竞争力建议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附页 19
1引言
1.1研究的背景
区域竞争力指的是城市基于现状下的隐形发展能力,主要表现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通过研究区域竞争力,我们可以分析一个城市在既定发展方向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运用各方面能力,以达到最为理想化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近年来的国家对于各省经济发展调研可知:安徽省的经济水平一直在稳速提高,如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高自我的竞争优势,是安徽省接下来面临的重要问题。
1.2研究的意义
无论是对于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研究,还是安徽省区域内的经济竞争力的研究都不在少数,但是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政府对于全局经济做出的相应政策也在不断改变,城乡的整体布局日新月异,城市竞争力的侧重点也在渐渐发生变化,原本劣势可以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变成提高生产力的优势,因此,城市应更精确更科学认清地区的优势及劣势,缩小城乡差距,改善民生,并地对区域政策、经济进行相应调控。除此之外,基于SPSS的自动统计绘图、功能齐全等方面优势进行数据的深入分析,所以本文运用SPSS对安徽省合肥、黄山、安庆、六安等十六个地级市进行分析。
1.3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总体看来,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做因子和聚类分析。
1.3.1文献研究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在网站上浏览与安徽省城市竞争力相关的政策及多元统计分析的相关知识,充分整理、分析、比较筛选,明确研究问题、研究方向,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理解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几个指标,并对其进行预判。在类似的研究案例里寻找有效信息,以完善论文的整体建构和思路。
1.3.2统计分析本文根据基本统计数据的易采集性,在国家或安徽省统计年鉴上寻找撰写本论文所需的有效数据,为本论文的分析过程和结论提供一个准确的数据来源。我们将找到的有效数据综合利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将首先通过有效数据的汇总整理初步看其指标的相关性;接着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综合变量(主成分)以及对其排序;最后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对其
分类,然后结合实际找出类与类之间的差别和联系。
2实证案例的方法设计
2.1因子分析原理
2.1.1因子分析基本思路
因子分析法主要运用SPSS软件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寻找数据之间的隐藏相似关联,通过该种关联,对同属一类的数据进行分类,人为对该类进行分析及命名,即多层数据的公共因子,总的说来,因子分析就是用关联数据的相似性结构总结来涵盖源数据信息。
2.1.2因子分析法模型因子分析模型用以下方程组进行描述:
运用线性代数中矩阵知识可将其简记为:
F1,F2,…,Fm为主因子或公共因子;A为因子载荷阵;
aij为因子载荷,是xi与Fj的协方差,表示xi依赖Fj的程度,相当于多元回归中的标准回顾系数;
为特殊因子,是向量x的分量所特有的因子,表示原始变量不能由因子变量解释。各特殊因子彼此之间互相独立,特殊因子与所有公共因子之间互相独立的。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2):http://www.chuibin.com/shuxue/lunwen_20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