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18
(二)鼓励学生积累,培养学生兴趣 18
(三)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20
(四)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22
(五)摆脱教材束缚,开拓创新课程 23
(六)开展教研活动,借鉴优质资源 25
●结语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8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师的全科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是当代社会的诉求。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多方面有突出表现,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具有竞争力。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和不断改革的过程经验总结,可以看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内部整合和其他课程整合的结果,是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From优Y尔E论W文W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我国在2001年6月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发展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对于低年级的语文综合性课程并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育主体学科,在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的同时,它本身所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新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学段目标中的第五点内容,在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所新增。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内容,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研究的意义
1。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语文课程的改革必然会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语文学科在过去追求本身的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把自己孤立了起来;语文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联系现实生活,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这是一种“学科中心主义”,使得语文教学和改革停滞不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为当今的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2。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传统的语文课堂,仅仅围绕课本展开教学,使学生可利用的资料范围非常狭窄,仅靠课本这一信息源、教师这一传递员以及教室这一交流场所是远不能提升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就是为了打破这种模式,将课本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互联系,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锻炼机会。使得他们在综合性学习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 杭州市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http://www.chuibin.com/jiaoxue/lunwen_16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