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信息技术應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4769字】

时间:2023-08-10 08:51来源:毕业论文
企业信息技术應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4769字】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07)02?菠B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07)02?菠B0036?菠B05

TheEmpiricalResearchontheImpactFactorsoftheApplication

论文网>PerformanceofEnterpriseInformationTechnology

SILin??sheng,WAGNWen??ju,WEIMing??xia

(ManagementCollege,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China)

Abstract:Atpresent,theinvestmentoftheinformationtechnologyinenterprisewasbeingmoreandmore。Theinvestorswanttogainconsiderablereturns,butitsapplicationperformancewasimpactedfrommanyfactors。Inthispaper,Applyingstructuralequationmodelontheempiricalresearchwefindthattheinnovationofenterprisemanagementandculturedirectlyimpactonthelevelofapplicationandcontrolofinformationtechnology。Demandanalysisandcontrolin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directlyimpactontheapplicationperform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However,thehypothesisonthelevelofsystemselectinganddesigningof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edinenterprisespositiveimpactonapplicationperformanceofenterpriseinformationtechnologywasnotsupported。

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performance;structuralequationmodel

1引言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指导下,企业已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企业信息化视为提升和保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纷纷投资于信息化建设,在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领域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经过几年来的实践,确有一些企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然而,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项目实施却遭受失败或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损害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陷入困境[1]。国际著名的信息咨询机构StandishGroup对8400余个信息技术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表明:16百分号的项目实现其目标;50百分号的项目需要补救“;34百分号的项目彻底失败[2]。20世纪80~90年代,投资MRPⅡ/ERP几百套,成功率不到20百分号。可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3],而影响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及绩效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何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准确把握这些影响因素,是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获得预期绩效的重要保证。

对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最早是从信息技术投资评价开始考虑的,Parker[4]提出了信息化投资的评分方法,对信息系统进行费用与收益。事业方面以及技术方面的评价,涉及到了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一些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从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分析角度进行研究,米阿伦[5]总结出了信息技术项目的厂商风险。产品风险。设计风险。文化风险。延迟风险。规模风险等七大风险,刘慧。陈虔[6]研究了信息技术项目的项目风险。技术风险。过程风险。商业风险。外部风险。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学者们开始重新认识企业信息技术的价值,Carr[7]认为,信息技术属于基础性技术,当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的基础性设施后,这时企业以IT为基础所获得的优势就将失去。随着信息技术大众化的趋势的继续,铺张浪费所带来的惩罚只会加重,因此,信息技术管理应该采取守势,把重点放在降低风险而不是增加机会上。对于这个问题,李东[8]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现状和企业经营环境,做好企业信息化的规划,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创造价值。因此,研究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应该突破技术视角的局限,综合考虑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影响,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是进行描述性分析,没有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明确各种因素对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程度。

2研究假设的提出

2。1管理与文化因素

企业信息技术的成功应用与本企业的管理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实施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管理项目,而非仅仅是一个IT项目[9]。不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尚未认识到这一点:在选择系统时仅由技术主管负责,缺少业务部门用户的参与;在实施系统时仅由技术部门负责,缺少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积极参与;项目经理由技术部门的领导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的一把手未能亲自关心负责系统实施[10]。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管理思想和管理观念的转变。企业战略的调整。组织结构的变革。商务模式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建立等难以适应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改变,将会给企业信息化带来不稳定因素,使信息化实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可以假设:

H1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创新程度会正面影响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与控制水平。

2。2需求管理因素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1],需要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规划设计,企业必须根据总体的发展规划和内外部环境制定出有效的信息战略,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尤其是在信息化项目立项分析时,要考虑企业是不是到了实施某种信息化手段的阶段。企业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信息化系统是否能解决。在财力上企业能不能支持信息化的实施。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的适应性。行业应用状况。相应的财务分析。对管理咨询公司的选择等等。如果缺乏总体性的规划与客观的分析评估,将会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因此,可以假设:

H2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与控制水平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呈正相关。

2。3选型与设计因素

成功实施企业信息化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必须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设计和重组业务流程[12],设计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方案,确定硬件和网络方案,选择信息化系统软件。系统集成商和咨询商。业务流程的设计和重组必须保证信息化系统在正式运行后,各项业务都能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否则控制环节不足会有业务失控的风险[13]。企业信息化实施方案关系到信息化进程的效率和效果。硬件和网络方案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信息化系统软件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行业应用经验。研发能力。信誉。服务品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实施及后期应用[14],而且,设计与选型的不合理还可能使企业被系统软件提供商和集成商锁定,面临着巨大的转移成本和风险。因此,假设如下:

H3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管理水平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呈正相关。

司林胜,等:?A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Vo1。26,No。2预测2007年第2期2。4实施与控制因素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项目管理技术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15]。项目实施计划的科学与否。财务预算与资金来源能否保证。阶段成果明确与否。协调和沟通好坏,决定着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施过程中系统安全技术的采用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是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关键。而项目评估是信息化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正确地评估实施成果,离不开清晰的实施目标。客观的评估标准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忽视项目评估将带来实施小组不关心实施成果这一隐患,这正是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巨大风险所在。因此,可以假设:

H4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系统选型与设计水平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呈正相关。

上述假设如图1所示。

3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3。1样本的来源与选择

根据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设计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调查问卷。对河南省10个地市级城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的典型企业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共调查了83家企业,每家企业都请企业的信息主管或熟悉相关情况的人回答问题,提高了问卷填写的有效性。共回收问卷68分,剔除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56分,问卷回收率为81。9百分号,有效率达到67。4百分号。

3。2变量定义

该模型主要涉及5个潜变量,其中管理与文化因素。需求管理因素和选型与设计因素为外源变量,实施与控制因素和信息化效益为内生变量。这五个潜变量都属于概念层次的变量,我们还要进行操作性变量设计。在调查问卷设计中,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等级量表法,用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度反映其总体绩效,并将成功度划分为很成功。较成功。不够成功。有些失败。彻底失败五个等级,分别用1。2。3。4。5表示,并分别代表绩效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

具体变量定义如下:

(1)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创新程度。本研究用管理观念转变。管理职能调整。管理文化重建和业务流程重组四个指标来测量。

(2)需求管理水平。对于需求管理水平的测量我们用需求预测。系统规划。需求控制三个指标来测量。

(3)选型与设计水平。本研究用方案设计水平。网络硬件水平。软件功能。转移成本和咨询商能力五个指标来测量。

(4)实施与控制能力。信息化实施与控制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信息技术人员。信息技术运行状况。对实施的持续管理水平。对各方面的控制及对安全的考虑等因素。本研究选取人员素质。系统运行集成度。进度控制。绩效控制和安全制度健全度作为信息技术实施与控制水平的测量?┲副辍*?

(5)信息技术应用绩效。本文对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测量采用供应链管理绩效。客户满意度。经济绩效三个指标来?┎饬俊*?

3。3研究设计

本文选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建模的主要手段,建立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同时选用相应的统计软件??LISREL对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对于原始数据,首先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或协方差矩阵[16]。

前文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以通径图的形式描述如图2。

4结果分析

4。1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模型的测量属性,此运用??LISREL??8。53软件进行了分析。表1为测量模型中各指标的负荷系数及相应的t值。

表1的结果是用固定负荷法得出的,从以上测量模型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各指标显著性检验的t值都大于2,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结果输出报告中提供了许多全面测量模型拟合度方面的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测量模型的拟合情况。几个常用的模型拟合统计指标如表2所示。

从输出报告结果可以看出,在全面测量模型的拟合统计指标值中,χ??2=79(df=51)及p=0。007,不显著的χ??2值意味着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拟合得很好,这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其他的拟合指标值则要求具备统计显著性。在此测量模型中,RMSEA=0。1001,虽然大于建议值0。08,但在一些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可以适当放宽此指标值。NNFI,CFI都大于0。8,虽然不是非常理想,但仍可接受。另外,前面也得出了测量模型各指标的因子负荷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此测量模型各指标的设置比较合理。

4。2结构模型分析结果

表3为结构模型的拟合度指标值。在结构模型中,χ??2=166(df=163)及p=0。43,不具备统计显著性,非常理想。RMSEA=0。017(小于0。08,较理想),NNFI=0。87,CFI=0。90,SRMR=0。087都较理想。因此,模型的总体拟合符合要求。表4为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的t值。

5假设验证

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见:

(1)对于假设??H1??,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的创新程度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与控制水平的路径系数为0。96(γ????11??=0。96),高度相关。t检验值为5。13,通过检验。分析结果支持假设??H1??。说明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的创新程度越高,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实施与控制水平越高。

(2)对于假设??H2??,从分析结果中看出,实施与控制水平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总体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65(β????21??=0。65,t=2。66),显著性检验通过。分析结果也支持假设??H2??。

(3)对于假设??H3??,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出,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管理水平与企业信息化总体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38(γ????22??=0。38,t=2。15),t值显著性检验通过。

(4)对于假设??H4??,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系统选型及设计水平与企业信息化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是-0。29(γ????23??=-0。29,t=-0。76),它们之间从实证数据来看是负相关,并且t检验也并不显著,说明信度不高。实证分析结果不支持假设??H4,假设H4??不成立。

6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应用绩效不单单取决于技术本身,更多的是技术以外的因素在发挥作用。比如,企业管理与文化的环境与水平能否为信息技术采用创造条件,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创新能否适应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采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科学的需求分析,企业是否到了采用某项信息技术的时候,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水平如何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然,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科学实施与控制也是提高其应用绩效的重要因素。

相反地,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系统选型及设计水平与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不成立。这可能与本研究的方法有关,本次调查仅为河南省10个地市级城市的企业,并且调查难度相当大,调查范围和数量有限,因此,实证研究结果可能会受到样本的外部效度的影响。但是,也应该注意到,许多企业在采用信息技术时往往受供应商。咨询商等因素的影响,甚至存在一定的攀比。一步到位等思想,使其在信息技术的选型和设计上不切实际,往往超过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应用条件,反而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绩效,以至于出现信息技术的投资没能同步地创造出商业价值,而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却不断增长的信息悖论“现象。

因此,面向效益的信息技术应用一方面要进行科学的需求分析和合理的选型与设计,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项目的实施与控制过程中要创新企业管理与文化,为信息技术的采用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本文的局限在于仅对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调查样本不多,样本覆盖范围不广,得到的结论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情况,不同类型企业的情况,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系统选型与设计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企业信息技术應用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4769字】: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1928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