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发展中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与意义探寻【2584字】

时间:2023-08-07 18:24来源:毕业论文
企业发展中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与意义探寻【2584字】

企业发展中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与意义探寻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35-4-2


企业发展中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与意义探寻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35-4-2

1企业发展中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

1。1建立信用管理机构

对于企业而言,想要使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在企业内部得以顺利推行论文网,就必须设立相对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这既是前提也是基础。鉴于此,企业应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可由董事长或董事会兼任该部门的主要领导,负责相关工作,确保信用管理有专人负责。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当做好以下日常工作:认真调查并分析客户的资信情况,对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对企业拟与客户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查与确认;对风险较大的交易事项的处理方案进行审批;联合财务部门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跟踪监控,并以恰当。合理的方式进行追讨[1]。

1。2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为了确保持续。稳定发展,除了要对应收账款进行长期控制之外,企业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用形象,并逐步增强客户与员工的忠诚度。同时,应协调好部门间的冲突。鉴于此,企业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企业的信用制度是实现信用管理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尤为必要。该制度体系中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企业的信用方针。对信用治理权责的划分。对人员的奖惩措施。具体的操作流程。出现矛盾冲突问题时的解决对策。信用资源管理及管理过程的评审。信用绩效考核。信用过程的优化改进等。企业在对信用管理制度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是,该制度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策,不应将其分解至企业营销及财务政策当中,必须进行单独订立,进而体现出信用管理制度的独立性。通过该制度,可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信用输出业务活动进行指导与协调,主要包括销售。财务。储运。物流。清欠。法律及信用管理等部门[2]。

1。3强化信用风险控制

企业信用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客户管理。授信决策。应收账款管理等业务环节,现将业务环节划分为以下三个信用风险控制阶段,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具体如下:

1。3。1事前控制

企业要做好客户信用信息收集工作,为信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信用管理部门应从多渠道收集客户信用信息,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结合信用评价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确定客户的信用状况。将客户信用评价结果记录到企业资信调查报告中,形成客户信用档案,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的实际变化,及时对客户信用档案信息进行更新。

1。3。2事中控制

企业要合理确定信用标准。信用期限。销售折扣。信用额度,从而控制或规避授信决策风险。在信用标准方面,企业要全面考虑市场环境。自身财务状况。库存水平。市场战略以及客户分析情况等因素进行制定,并根据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修订信用标准;在信用期限方面,企业要以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确定适宜的信用期限,规定客户最长的还款时限;在销售折扣方面,企业要鼓励客户进行现金交易,对付清现金的客户给予一定价格折扣。同时,企业还要鼓励赊销模式下的客户在短期内付款,给予其一定发票金额折扣;在信用额度方面,企业要考虑自身资金周转。生产规模。销售政策。库存量等情况,确定最大信用额度和保险系数,避免因过度授信而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1。3。3事后控制

企业要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降低应收账款成本,确保应收账款到期后全部收回。信用管理部门可采取账龄分析法。跟踪管理法等方法监督应收账款支付情况,对逾期账款制定催账目标,采取适当的催账策略[3]。

1。4完善受信管理机制

1。4。1前期管理

信用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对它的获取需要以信用评级作为基础,鉴于此,企业受信前期的信用管理应以提升自身的资信水平为主,以此来确保信用评级的正确,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取到一定数量的信用额度。提升企业资信水平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在受信前期,强化信用分析评价指标的管理,具体应包括以下指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与财务状况。信用记录。资产抵押及银行记录等。

1。4。2中期管理

企业在中期受信管理中,应当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融资方式。债务结构及还本付息方式的选择等。按照获取信用途径的不同,受信条件。偿还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为此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应依据企业的信用需求,对企业的受信途径及额度进行科学合理地组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受信成本。

1。4。3后期管理

对于受信方企业而言,其在后期管理阶段,应加强应付账款的管理,确保到期款项的及时偿付,避免信用受损[4]。

2企业发展中信用管理体系的意义

2。1有助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信用管理作为战略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存在对于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合理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可以帮助企业从诸多客户当中挑选出最佳的战略合作伙伴,从而实现强强联合,信用管理在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借助科学合理的信用标准,能够对客户源进行优化,可以吸引更多优质的客户,并将一些劣质的客户排除出去;在信用期内通过对重要客户的考察与筛选,并运用灵活的信用政策,在与重要客户的业务往来中增进彼此的关系,最终使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

2。2有助于落实科学管理制度

信用对于企业而言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旦企业失信其面临的最终结果将会是破产。倒闭[5]。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企业必须做好信用管理,尤其是要重视应收与应付账款的授信与受信管理。通过信用管理,企业可以做出定性的评判与决断和定量的分析与控制,同时,信用管理集诸多学科于一体,如系统理论。管理心理学等,这些对于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见,企业构建信用管理体系有助于科学管理制度的落实。

2。3有助于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是实现销售最大化,而通过构建起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能够提高企业整体信用交易能力,有效规避销售中产生的各种信用风险,避免因信用风险给企业带来资金损失,从而保证销售策略的顺利实施。在信用管理体系下,客户管理。授信决策。应收账款管理均是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配合企业经营策略和内部管理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授信政策,从而确保企业在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3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要重视信用管理,结合企业战略发展和内部管理需要,构建起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强化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同时,通过企业全面实施信用管理,还能够规范信用市场秩序,有助于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企业发展中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与意义探寻

企业发展中的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与意义探寻【2584字】: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19191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