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土木工程 >

中学五层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CAD图纸(66)

时间:2016-11-30 19:40来源:毕业论文
井式楼盖中的板是普通双向板的发展,当不考虑跨中各井字梁(即板的支点)各部分沉陷不均的影响,可按双向板计算。本章仅进行该工程第二层楼板的计


井式楼盖中的板是普通双向板的发展,当不考虑跨中各井字梁(即板的支点)各部分沉陷不均的影响,可按双向板计算。本章仅进行该工程第二层楼板的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定,计算该层楼板时,所有计算板格长短边之比均小于2.0,视为双向板,楼板的编号见双向板井字楼盖结构布置图(图5.2)。双向板采用弹性法进行计算。其中楼板与梁整浇,四边固端。本工程板的设计采用弹性理论。
5.3楼板计算
5.3.1 设计资料
本工程采用C30混凝土,  = 14.3 N/mm2,钢筋采用HRB400,  = 360N/mm2,保护层厚25mm,板厚为120mm。
5.3.2 荷载设计值计算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k  = 3.5 KN/m2;
 楼面活荷载设计值:q  = 1.3×3.5 = 4.55 KN/m2;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g k  = 4.15 KN/m2;
楼面恒荷载设计值:g  = 1.2×4.15 = 4.98 KN/m2;
g + q/2 = 4.98+4.55/2 = 4.76 KN/m2;
q/2 = 4.55/2 = 2.28 KN/m2;
g + q = 4.98+4.55 = 9.53 KN/m2;
5.3.3 跨度计算
内跨:  (轴线间的距离),
边跨:   
各区格板弯矩系数见表5.1,各区格板计算跨度及弯矩值见表5.2、各区格板配筋值见表5.3。
5.3.4 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为当内支座固定时在g + 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内支座铰支是在q/2作用下的弯矩之和。本工程计算时混凝土的泊松比取Vc = 0;支座最大负弯矩为当内支座固定时g + q作用下的支座弯矩。
在本工程中根据不同的支承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个区格板进行计算,按其位置与尺寸分为A、B、C、D。
查《混凝土结构 中册》附录7 ,本工程双向板弯矩计算系数如下。
表5.1 双向板弯矩系数
    A    B    C    D
l01 (m)    4    4    4    4
l02 (m)    4    4    4.3    4.3
l01/ l02    1    1    0.93    0.93
系数 (g+q/2)
0.0435    0.0353    0.0349    0.0296
系数 (g+q/2)
0.0168    0.0091    0.0090    0.0130
系数 (q/2)
0.0688    0.0688    0.0349    0.0620
系数 (q/2)
0.0291    0.0291    0.0091    0.0317
系数  (g+q)
-0.1002    -0.0779    -0.0771    -0.0701
系数  (g+q)
-0.0771    -0.0572    -0.0571    -0.0565

A1区格板:
l01/l02=2.7/3.9=0.69
m1=(0.0435+0.2×0.0168)×(g+q/2)×l012+(0.0688+0.2×0.0291)×q/2×l012=(0.0435+0.2×0.0168) ×6.38×2.72+(0.0688+0.2×0.0291) ×1.4×2.72=2.94 KN•m
m2=(0.0168+0.2×0.0435)×(g+q/2)×l012+(0.0291+0.2×0.0688)×q/2×l012=(0.0168+0.2×0.0435) ×6.38×2.72+(0.0291+0.2×0.0688) ×1.4×2.72=1.62 KN•m
m1’=-0.1002×7.78×2.72=-5.68 KN•m
m1”=0
m2’=0
m2”=-0.0771×7.78×2.72=-4.37 KN•m
对边区格板的简支边,取 =0。其他各区格板计算方法同A1区格板,分别算得的弯矩值,列于表5.2。
                          表5.2 按弹性理论计算各区格板
    A    B    E    F 中学五层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CAD图纸(66):http://www.chuibin.com/gongcheng/lunwen_55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