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分析(2)

时间:2025-06-03 22:53来源:99904
关键词:生态补偿; 环境保护; 不足;解决措施 Keywor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ficiency; measures 目录 一、 生态补偿的一般理论 5 (一)

关键词:生态补偿; 环境保护; 不足;解决措施

    Keywor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ficiency; measures

目录

一、 生态补偿的一般理论 5

(一) 生态补偿的定义 5

(二) 生态补偿的特征 6

1. 补偿的法定性 6

2. 补偿范围的广泛性 7

3. 补偿手段的多样性 7

(三) 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 8

1. 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8

2. 解决生态保护资金问题的重要手段 8

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8

二、 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启示 9

(一) 美国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9

(二) 德国的矿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10

(三) 日本的水资源补偿制度 10

三、 我国现存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与成因 11

(一) 我国现存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 11

1. 生态补偿制度相关法律规定较为分散 11

2. 生态补偿范围偏小及标准偏低 11

3. 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化 12

(二) 我国现存生态补偿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 12

四、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对策 13

(一)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 13

(二) 强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调节机制 13

(三) 增强公众生态补偿的法律意识 14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一、生态补偿的一般理论

(一)生态补偿的定义

    人们在认识某个法律现象和了解某个法律制度之前,首先要明确该种法律现象或者法律制度的概念。美国法理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提出:“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但是对于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解,不同学科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其定义的理解也可分为不同的角度。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补偿是指“自然生态补偿”,指“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 。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即在某个范围内,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物能够被自然环境内在的机制所消纳。但是通过自然过程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恢复原来状态的功能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规模大大超过了自净能力的限度,就有必要通过人为的补偿活动进行弥补,生态补偿制度因而产生了。

而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补偿则是指“生态效益补偿”,是防止生态资源配置扭曲和效率低下的一种经济手段,是指为实现调节性生态功能的持续供给和社会公平,国家对致使调节性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特定开发利用者收费(税)以及对调节性生态功能的有意提供者、特别牺牲者的经济和非经济形式的回报和弥补的法律行为 。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分析(2):http://www.chuibin.com/faxue/lunwen_20563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