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铜矿安全绩效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一)铜矿安全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论文网
一个现代铜矿企业的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定性和定量表现铜矿企业的安全状况,从评估方面入手,可以以此评估铜矿企业的安全绩效管理水平,也可以对铜矿安全绩效目标建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铜矿安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了解安全水平,实施后达到安全目标,并找出铜矿安全目标管理在目前和过去的问题,为铜矿安全工作提供支持 ,铜矿企业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是安全绩效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有利于铜矿安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
铜矿企业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铜矿管理者来说,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让企业员工及时了解其任职部门以及企业安全管理概况,并制定相关措施来防止事故发生,另一方面,铜矿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执行是对自己安全负责的体现,通过测量岗位安全状况,积极采取改善措施,能提高个人安全识别能力、并培养良好习惯素养。
(二)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铜矿安全绩效研究现状
铜矿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在安全管理及评价以及铜矿安全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还没有铜矿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的构建模型,铜矿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核心是铜矿安全绩效的评估指标,如何探寻出一个正确的铜矿安全绩效指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笔者基于事故致因理论,从事故的成因角度去探寻安全绩效的评估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铜矿安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下文以事故致因理论和安全绩效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现状
对事故造成的损失原因的理论研究已经有百余年了。各种事故致因理论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力的进步,安全观念和安全文化的不断更新而产生。
从1949年Gorden提出“事故流行病”理论,到1972年,Benner提出由“扰动”而导致事故的理论,进一步地提出了“多重线性事件过程图解法”,再到 1975年Johnson创立了系统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以及1980年,塔兰兹(TaLanch)在“安全测定”一书中介绍了广义变化理论模型。
近期,事故致因理论的主导学说有轨迹交叉理论和综合论,轨迹交叉理论是指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交叉作为事故的理论。而综合论是总结了前期对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所有优缺点,而得出的一种理论,其也是现在普遍认可的理论。文献综述
事故致因理论及其模型化在安全生产中可以为系统安全分析、危险源评价和安全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提高了效率。
图1-1是事故致因理论及义模型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示意图。
图1-1 事故模型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示意图
2。安全绩效考核指标的研究现状
从研究内容来看,安全绩效考核已经从注重事故指标转为对企业安全管理过程、安全文化、员工行为等方面的观察监测 ,概括来说,安全绩效管理既要突出整体性,也要兼顾其动态发展 。 美国Redinger&Associates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评价公司对HSE管理体系绩效管理提出管理者承诺及资源配置、员工参与、HSE方针与目标、体系策划与建立、培训制度、危害控制措施、承包商管理、纠正与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等多项定性要求及建议 。
美国国际损失控制协会的国际安全评分系统包括有20项的项目,分别是管理与领导、管理岗位培训、按时检验、工作评估、事故分析、侦查、应急救援、规章制度、事故诊断、操作训练、个体防护用具、身体保养、工作制度方案评估、工程管理、员工间交流、组织会议、倡议、任务分配、采购管理及班外安全状况等 。 平衡计分卡的铜矿安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确定(2):http://www.chuibin.com/faxue/lunwen_197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