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钛等时不等温退火 12
3.1 光学显微观察 12
3.2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13
3.3 显微硬度测试 14
4 冷轧钛等温不等时退火 15
4.1 光学显微观察 15
4.2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16
4.3 EBSD测试 16
4.4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17
4.5 显微硬度测试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绪论
1.1钛的概述
钛的元素符号为Ti,元素周期表第22号,IVB族金属元素,原子内质子数22,中子数26,相对原子质量47.867。钛单质金属呈银白色,密度为4.54g/cm³,熔点为1660℃,沸点为3287℃。钛金属具有出色的耐强酸碱腐蚀能力,优异的高低温环境工作能力,以及低密度前提下的高强度特性,故此被冠以“太空金属”的美称。钛在自然界中基本不存在单质,主要是以钛铁矿和金红石的形式存在。但由于钛不易提纯,故人们在最初认为钛是稀有金属。事实上,钛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在所有元素的第九位,排在金属元素的第四位,钛的总量占了地壳质量的0.16%。钛的优良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生物医疗临床应用、海洋工程、交通行业产品升级、建筑材料等多个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其丰富的储量也为钛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1.1钛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1791年,英国矿物学家格雷戈尔(ReverendWilliamGregor)首次发现了以钛矿物形式存在的钛,并向康沃尔郡皇家地质学会以及德国的《化学年刊》发表了这次的发现。1795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MartinHeinrichKlaproth)在金红石中发现了氧化钛,并以希腊神话中的泰坦神族为其命名,即Titanium。1910年,美国化学家亨特(MatthewA.Hunter)用钠还原TiCI的方法首次获得了纯度达99.9%的金属钛,即亨特法。1940年,欧洲卢森堡大公国科学家克劳尔(W.J.Kroll)使用镁代替钠来改良工艺,成功还原TiCl得到纯钛,即克劳尔法。
1948年,美国杜邦公司用克劳尔法制造出两吨海绵钛。由此,钛工业化的序幕拉开了。
中国的钛工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60、70年代建立了完整的钛工业体系,中国也成为了全球第四个具有完整钛工业体系的国家。80、90年代,中国的钛工业开始成长、发展、壮大。
1.1.2钛的性质及相关应用
航空航天领域:金属材料中,钛的密度仅大于铝,远优于铁、铜等。且钛的强度-重量比比所有其他金属材料都高。作为结构材料,钛可以有效降低机身重量,使飞机获得更好的运动操作性能。高熔点的特性使钛可以应用在飞机的高温部位。
汽车行业:钛金属的使用对车辆的轻量化至关重要。轻量化可以使车辆拥有更短的制动距离,更优良的操控稳定性,更好的加速性能。与此同时,车辆的轻量化对于减少平均燃油消耗,促进节能减排也有一定助益。
梯度纳米结构纯钛轧制行为研究(2):http://www.chuibin.com/cailiao/lunwen_20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