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技术使用条件
适用于高浓度酸性或碱性气体的净化,尤其适用于氯化氢废气的净化。
3.2.4 实施建设内容
三级降膜吸收-碱(酸)吸收废气洗涤技术工艺流程
以水做吸收剂,使用降膜式吸收器吸收废气中可溶解性酸性气体污染物。氯化氢废气首先进入冷凝装置冷凝,然后进入三级降膜吸收装置吸收处理,吸收效率达99%以上。吸收液回用于生产,而吸收器排放的含微量HCl 的废气进入碱液喷淋塔喷淋洗涤,确保排气HCl 达到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关键设备:石墨降膜吸收器
主要技术参数:允许压力:纵向≤0.1MPa、横向≤0.4MPa,吸收液用量≤0.16t/H•m2,成品酸浓度≤35%,进气温度≤170℃,冷却水消耗量≤2t/H•m2;成品酸产量约为5t/H•m2。
主要技术指标:HCl 的处理效果可稳定达到99%以上。主要缺点是:吸收后的HCl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chuibin.com 加7位QQ324~9114找原文,仍需要进一步处理。
节能减排效果:HCl的削减率约在99%以上。与传统碱液吸收相比,本组合技术一方面可提高HCl吸收效率,另一方面可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降低设备损耗。出口排气可达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3 各排放控制方案的优劣分析
3.3.1 燃烧前捕集方案的优劣之处
燃烧前捕集二氧化碳技术方案优势明显,特别是应用于IGCC系统中更是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优势在于燃烧前捕集二氧化碳技术方案对产生的污染物脱除效率高,运行费用较少,其系统发电效率较高约为50~60%,其最大的优点则是能实现多联产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有助于CO2的排放控制[7,45]。
虽然燃烧前捕集二氧化碳技术方案有着较多优势,但其劣势在于整个系统的结构较为复杂,且运行匹配要求较高,并非适合任何燃料燃烧系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