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感冒H1NI探索人类健康知识 第18页

蜈蚣喜栖于石块、木材下,潮湿土壤中,挖蚯蚓时,常常也挖到蜈蚣,它们身体轻巧、行动敏捷,昼伏夜出。土穴内十分干净,土壁似用粘液涂抹过很光滑。平时独居,生殖期才成双居住,春季交配产卵,每次产卵30多个,有的有护卵行为,如地蜈蚣,一只雌蜈蚣守望着一堆卯,或抱着幼虫围成一堆。石蜈蚣不抱卵,它们的受精卵一个个零星分散开,产出时落在泥土和草堆中。

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让病毒肆意侵害。www.751com.cn特别奉献!

敬请珍爱生命,关爱健康!

    不能吃鲨鱼肝

    鲨鱼的肝很大,占鲨鱼体重的10%~15%左右。有人吃了鲨鱼的肝以后,便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两眼红肿、脱皮,全身的肌肉、骨关节感到疼痛等,甚至还有人发高烧,表现出一种中毒症状。为什么吃鲨鱼肝会中毒呢?

    原来这和鲨鱼肝的成分有关。鲨鱼肝除了含有大量脂肪等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A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缺少它能引起发育不良,干眼病、夜盲症和皮肤干燥等。但若维生素A吃得太多,反而对身体有害就产生了维生素A中毒病症。由于鲨鱼肝含维生素A的量很大,一般人只要吃上一两就能引起中毒。因此国家规定不许出售鲨鱼的肝。

    鱼胆使人中毒

    有一个孩子咳嗽、发低烧、还有黄痰,吃了很多消炎止咳药也没见效。

    她母亲听说鱼胆有清热止咳的作用,便弄了5条小鱼胆给孩子吃,谁知不久孩子便开始恶心、呕吐,进而腹痛、腹泻,皮肤、巩膜也发黄,还血尿,最后终因病情恶化而死亡。前不久湖北鄂州市一居民听说吃青鱼胆能“明目”,就吞食了两个青鱼胆,谁知当天就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持续几天无尿,伴随而来的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鱼肉那样鲜美,为什么小小的鱼胆就能置人于死地呢?原来有些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鲛鱼、鳕鱼等的鱼胆里含有一种叫做“胆汁毒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不但毒性强,而且化学结构比较稳定,具有耐热、耐酸的特点,当它进入人体后,可在半小时内使人产生胃肠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随着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又被带到肾脏,使肾内血管强烈收缩、痉挛,发生缺血现象。肾脏的持续缺血,导致肾脏排泄毒素的能力急剧下降,使病人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抢救不及时就会很快死亡。

    为了避免鱼胆中毒,最好不要盲目服用,另外,狗、狼、熊胆也有一定毒性,过量服用也会致命。一旦发现中毒现象,就要立刻送往医院抢救,千万不能贻误,以免发生悲剧。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季。是由于摄入了含有致病量的病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多发、危害较大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分布极广,遍及自然界,特别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和蛋类最容易被沙门氏菌侵蚀,当人体摄入被污染的食品后,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严重时可使机体出现菌血症,引起全身感染。沙门氏菌在小肠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被破坏而放出内毒素。大量沙门氏菌作用于胃肠道,可以使胃肠粘膜发炎、水肿、充血和出血。引起发病往往是由于大量活菌及其释放的内毒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这类细菌是怎么污染食品的呢?因为在牛、羊、猪等动物的肠道中,常有沙门氏菌,当这些动物患病或其他原因,抵抗力降低时,肠道中的沙门氏菌就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动物的肌肉、肝、脾、肾等部位。从牲畜屠宰到肉食烹调加工的各个环节,许多因素都可以使肉类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加上肉类食品营养丰富,水分较多,酸碱度近中性,物理性状也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这种宰后污染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

    葡萄球菌毒素中毒: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空气、土壤、水及人的皮肤、鼻咽腔等处。人或牛患有葡萄球菌性皮炎、乳房炎、上呼吸道感染时,而带菌率更高。通过患者的手、上呼吸道和皮肤以及患有乳房炎的病牛、牛奶中的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尤其在含有充分水分、蛋白质和淀粉丰富的食品中,它将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及在人、畜及鱼的肠道或粪便中。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植物性食品,如家庭自制臭豆腐、豆酱等;其次是动物性食品。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主要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这种外毒素是目前已知细菌毒素中最强的剧毒蛋白之一。人口服用其致死量约为0。0005毫克。

此外,还有副溶血性孤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等等。

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让病毒肆意侵害。www.751com.cn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