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古村落文化境界
梅州客家古村落文化境界
【摘 要】客家古村落,是散落在民间的古建筑瑰宝,具有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茶山村和建桥围两地古村落的村落环境、历史文脉、传统氛围、民居建筑等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分析,探寻它们的文化共性,从而得出梅州客家古村落的文化境界主要特征是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相结合,在村落环境的塑造中把自然景物与主观情感进行统一观照,并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的结论。
【关键词】客家人 古村落 建筑 文化境界 文化学
一 引言
客家古村落,是散落在民间的古建筑瑰宝。客家文化根在中原,中原文化较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而作为客家人聚居形成的古村落,村落环境、历史文脉、传统氛围、民居建筑等均保护较好,能较全面的突出客家文化内涵。因此,要了解客家文化就有必要从多角度去研究客家古村落。
梅州现存有大量的古民居村落,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实地调研为依据,从文化学角度出发,对茶山村古村落和建桥围古城两地古民居进行多层面地分析,探寻它们的文化共性,进而浅谈梅州客家古村落文化境界。
二 茶山村——深山瑰宝古风存
梅县水车镇茶山村古民居群(见图一,古村落茶山村全景)地处梅县南部,分布在茶山自然村落,距梅州市区26、5公里,总面积27公顷,传统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居住156户人家,常住人口500多人,黄氏居民居多。该村村名源于村内一棵特大的油茶树,现完好保留着34幢始建于明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客家古民居,是迄今为止梅州地区所发现的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群。该村选址暗含玄学文化,沉淀着很浓厚的书香文化,人物出类拔萃;建筑精美绝伦,艺术造诣高超;群山绿水环绕,农田井然有序,自然生态环境尘封原始,于7月1日被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省民协组成的专家组命名为“中国古村落(客家民居)”
▲图一 古村落茶山村全景
1、书香文化
茶山村先祖自中原辗转迁徙至此后,五百余年来书香绵延,人文历史丰厚。
茶山村历代学校、私塾有6间,现“有迹可寻”的有4间——清朝初期创办的“鸣凤书屋”、“抟云书屋”;民国初期创办的绍德学校、云汉女子学校。其中绍徳学校的创建旨在摒弃八股,领导新学,自办学以来,英才辈出,引来周围村庄子弟争相就读。而云汉女子学校是为了鼓励村里的女孩读书而建的,是当时嘉应州(今梅州)乡村中独一无二的女子学堂,足见茶山村居民对书香文化的推崇。
茶山村历代名人辈出,近、现代往东南亚等国经商侨居的极多,在军政、文教、工商等领域业绩卓著,声名远播者比比皆是。据资料记载,自始祖君梅公至废除科举制度期间共有进士、贡生、监生以上学位者48人,近现代有部级干部4人、教授5人、将军4人,教授5人,其他杰出人物10多人。原国民党四星上将、抗日名将黄琪翔,上世纪新加坡四大财团之一、嘉应州首富黄云辉,旅印尼富商、实业家黄康华,原国民党少将、原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曾创作《四平解放纪念碑》、《朱德总司令骑马像》及参与创作香港汇丰银行狮子铜像的著名雕塑铸铜专家黄心维,上世纪七十年代获世界桥牌比赛冠军的黄玉新,现美国可口可乐公司酿造部经理、原联合国开发总署顾问黄伟文,等等,均出自茶山村。茶山村世代人才辈出,与茶山村秉承“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客家先祖遗训,大兴书香文化是分不开的。
2、玄学文化
茶山村古村落在选址上极为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处处蕴含中国古代玄学文化。
①《地理五诀》中的“风水论”写道:“地理之道,首重龙,龙者地之气也,水界则聚,乘风则散。”“龙”即山脉,其走向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风水”。从茶山村及近地形略图(见图二,大立乡茶山村及临近地形略图)和全景图(见图一,古村落茶山村全景)可以明显的看出,茶山村山环水绕,钟灵毓秀,翠竹婆娑、景色秀丽,34幢古民居依山连片而建。
★ 图二 大立乡茶山村及临近地形略图
据当地老人介绍,结合茶山村及近地形略图上所书的“茶子山乡,黄龙出洞,蝙蝠挂墙;山寨四脚,蛇龟两旁……”,笔者认为:“黄龙出洞”即指茶山村祖屋——“绍德堂”坐落于“黄龙出洞”的风水宝地中,以求得到吉祥;“蝙蝠挂墙”,是指组屋后山为蝙蝠型,祖屋的构造也呈蝙蝠型(见图三),是希望子子孙孙能像蝙蝠一样,飞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高;蛇龟两旁即茶山村山脉形状一似蛇形,一似龟状,分列两旁。以蜿蜒曲折的“龙”山为吉地,以山的气脉集结处为祖屋所在,住宅依山傍水而建,小溪迂回绕村而走,“蛇龟两旁”把住水口,留住来龙。这很符合中国风水学说的基本要求: ②住基地势要宽敞平旦,周围有山水环抱。前方有案山横搁,出水口要紧缩有情,外阳方有秀峰耸立。
选址除了看地脉,还要观“水口”,考虑来水问题和去水问题。当自然环境存在缺陷时,人们通常采用“造池引水”和“值林补基”的人工补救措施,这显见于茶山村古村落中。就拿绍德堂来说,大门前挖有一池塘,“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开挖水塘是很有讲究的,水塘形状不能呈方形或漏斗状,而绍德堂门前的三口池塘联体形似葫芦,代表内藏宝物,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葫芦代表吉祥如意,南方对于葫芦的读音是福禄。
村内还蕴含着很多玄学文化,此处暂不多举。
3、建筑艺术
茶山村的34幢古民居,整体开放,个体封闭,依山连片而建,既不同于福建永定一带的圆土楼,也有别于梅州围龙屋的典型建筑,建筑结构主要有锁头式、杠式、殿堂式和混合式等围屋。每幢古民居占地面积小的有1000多平方米,大的有5000多平方米,多采用为两层结构,二字两横、二字四横、二字六横和三字多横(十厅九井)等形式。
茶山村建筑构思严谨科学:山墙前低后高,便于采光、通风;主楼前面一般是池塘、禾坪、庭院、花园,后面是花头,既利于排污、排水、积水防火、灌溉,又美观实用。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
茶山村建筑极富特点:用三合土夯筑墙体,彩色地板,木材选用严格且用量极大,天面均为青瓦和琉璃瓦,坚固实用;广泛使用五华石材制作石柱、门框、窗户和台阶等;门廊厅堂均有精雕细刻的花草和鸟兽虫鱼等,造型逼真,工艺精湛;彩绘的壁画和诗词书法,不仅富有传统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极具艺术感染力,历经百年而不褪色。
茶山村属于宗族聚族而居的村落,重视建祠以祀。
“绍德堂”(见图三,绍德堂正面全景)是茶山村的宗祠和祖屋,据说其开基祖是后唐时期的工部侍郎,有五百年的建筑历史,是村内年岁最大,最雄伟气派的建筑,占地4800平方米,属宫廷式建筑,极具宋代风格。门前的八角禾坪边缘已被杂草掩盖,仅存的楣杆石,步步高升地台阶,破缓而宽敞奇长,都隐约可见主人当年的威仪。透过悬山式外大门,正面屋脊那为内弧线的大坡面与举架明显高于后立面的构架,使后立面与正立面形成强烈的反差,气势恢宏,给人视野上的极大享受和震撼。其内庭院和正厅结构独特,宽敞且相连,能同时摆放近百台筵席。整个厅堂主体密集木柱,木穿斗,属抬梁式与穿斗式的梁架结构(见图四,绍德堂厅堂中的梁架结构)。
▼ ▼ 图三 绍德堂正面全景
▲ 图四 绍德堂厅堂中的梁架结构
“绍德堂”最令人称奇的是其正厅墙壁一反传统的砖石砌筑,是用竹片为墙壁支架,两面抹灰而成,称为“孔子壁”(见图五,“孔子壁”),竟能经数百年而不腐、不倒,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图五 “孔子壁”
“绍德堂”贴金堂牌,由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亲书。据说,正厅上方悬挂有“明经进士”、“五老齐名”等十块烫金匾额以及堂联、檐联,可惜毁于“文化大革命”,至今保存在正厅上方桁条的挂十个金牌匾的铁钩似乎在诉说着主人曾经的辉煌。“绍德堂”堂前对称设檐廊与大北水式的廊门,门额饰灰塑书卷,分别上书∶务本、寻源,这是告诫后人要讲求实际,刻苦勤俭。
除了“绍德堂”外,村内其它古民居中都有集婚嫁丧祭功用为一体的礼堂,礼堂建设的地位特别突出,一般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其它居住建筑围合在其前后左右,很有对称的美感。
“畅云楼”,清朝守御官黄毓秀建造,是村中最大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是锁头式和殿堂式的混合体。此楼建筑之高大堂皇,设施之完备考究,亦为各楼之最。全楼共有十个敞厅,九个天井,七十余个房间。主楼堂屋三进三堂,横屋亦相似,上中下三厅方、圆石柱16条,高5米,成人才能合抱过来。整座楼屋所用的石料极多,采用石门框、石槛、石条檐唇、石台阶、石窗、石灶台、石灶板。屏风雕刻非常精细,
“畅云楼”为悬山式三堂四横合杠楼,东立面主轴线上由东至西依次为池塘、围墙、内庭院门坪、厅堂、天井(见图六,畅云楼东立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中堂是该楼的华彩乐章: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的梁架,工艺复杂精致、设计严谨且富于变化的木板传雕花,历经200余年,仍金光闪闪;高大的山墙与挺拔的石和柱础各异的石柱,营造了宽敞的空间。整个中堂俨然是一座富堂的古代工艺展览馆。
▲ 图六 畅云楼东立面
“追忆祖宗,梦览故庄,尊敬云祖;茶子山乡,黄龙出洞,蝙蝠挂墙;山寨四脚,蛇龟两旁,文章镇守;水车相望,富贵安康,远近赞扬;追念贤祖,德厚恩长,永垂庆颂,万古流芳”,祖训巧妙地“说”出了茶山村的文化境界。
茶山村的气息弥漫着古风的味道,让人沉醉!
三 建桥围——三朝古城隐莲花
“水中有一物:椭圆形,两头翘,中间有桅杆……”,这就是坐落于莲花山脉深处的丰顺建桥镇建桥围(见图七,建桥围全景),这是一个布局严谨、保存较完整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群,是梅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有元、明、清三朝古建筑的古城。
▲图七 建桥围全景
它总占地面积近一平方公里,城内建筑面积15780平方米,有3街( 东西向) 12巷( 南北向)24幢,至今保存完好。古城遵循外圆内方的理论,建造椭圆外廓,内围属方形,四周有护城河池,四大城门有皇帝御赐四门大鉎炮(名曰:“将军”)。围内清一色的张姓居民,是粤东地区唯一典型传统客家村落。城内约有上千间房屋,既保存有元时的行道,又有明代的四合屋和清代防火山墙式建筑,有很高的欣赏、开发、研究价值。
1、武兴文昌
据《张氏修谱简报》与当地相关人士介绍,建桥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创建者是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七代孙张德达,其曾任嘉应州州牧一职,官居五品,后因元末兵乱而归乡,在今建桥雀楼侧创基,是为始祖,接下来几代历经艰辛方保住祖业。传至七世祖洪塘公,因匪祸上奏朝廷派兵围剿,并组织民团,坚筑土城,深沟高垒,始建四门,以钦赐四大炮团防堵御(是为古城初型),立下大功,授武德将军职。九世祖妣(老婆之意)王氏持家有方,与子具本上奏朝廷,获准筑土城、围墙,连结成廓,进行扩建,构筑城堡,后逐渐兴盛,到清康、乾时最为鼎盛,人丁兴旺,有富盖程乡(今丰顺县)美誉。建桥围的先祖在那纷乱的历史环境下,为了保卫家园,同仇敌忾,充分发挥了客家人不畏艰险,勇于抗争的精神。
围内居民世代崇文,人才辈出。保大堂、光大堂门外共留有清嘉、道年间竖立的旗杆5条、夹旗杆2副,门侧至今保存着彰显书香门第之风的两排数支石笔(古时只有通过科举获得功名的人才可以在宗祠前竖立石笔);围内更有金榜题名的族人或钦赐的桅杆12条(现存7条),桅杆高约15米,傲然而立。这无不见证着古城崇文重教的风气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建筑艺术
建桥围地处丘陵山区,整座建筑外形像一座城堡,呈长方形,外圆内方,城围四周有水环绕,围外有回环的池塘、沟壑,民房围绕櫨墙内而建,均为硬山顶构筑。围外有回环的池塘、沟壑,民房围绕櫨墙内而建,均为硬山顶构筑。远眺整座城像浮水大船,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船形围”。
建桥围宛若城堡,攻守自如。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及城四周数千米连成一体既当屋墙又是城墙,墙高而厚,至今仍保存完好并非常坚固。城门外拱内正,内分两层,墙上设有窗口及内宽外窄的射击孔,结构紧凑,不露桁桷(叫“封火”),可居高临下观察四周,防御敌袭,又可占据“地”利攻敌。围中有退风排水防火奇特设计,十厅九井,三街十二巷,所需生活物品、场所一应俱全,围中居民一两个月不出城,照常生活。围内较为普遍的是二栋(堂)、二横和三栋(堂)四横的大院,再次是围龙屋,结构坚固,窗眼小,攻防自如;最令人赞叹的是曲折通达的街道,从东门至西门的那条主街道,虽说是整座围屋的主要通道,但宽度也不过三米二左右,而且人为地建成曲折迂回。据说是因为不采用直线,如遇匪患外侵,进可攻退可守,加之四通八达的围廊过道,可以互相支援,真正攻守自如,可见当年建造设计时的防范意识之高。
围内建有各世府第公堂(如福泰堂),以家族祖公名义修建的祠堂有6座,采用传统四合院的建筑工艺,用抬梁、穿斗的混合结构建造,布局严谨,讲究对称,沿中轴线分上、中、下三大厅,系祭祀先祖或公共娱乐场所。
围内屋舍以木砖结构的瓦房为多,分一或两层,墙体建筑因年代不同各有差异,既有泥砖垒成或黄土构造的土屋,也有青砖砌筑或灰沙混凝的砖瓦房,据说还应用了糯米以增强粘性。门楼墙体厚约1.5米,由花岗条石垒筑,墙壁用河卵石与石灰浆砌。而怀安楼前,以砖铺地。另人婉惜的是原有一段街道路面本来是细小的鹅卵石,后人嫌石头伤脚就铺上了水泥。
古城城中排水通风防火设计有三大奇特之处令人叫绝:一是城内街道和古巷里看不到一条排水渠,但不管下多大的雨,成内从不会淹水,这至今是个迷。二是城内建筑的通风采光设计令人叫绝,大大小小24栋四合院落式建筑,每栋通风采光都恰到好处,冬暖夏凉;三是防火设计非常合理,除古城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外,房与房之间还建有防火山墙,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水井,井井长年不枯,既便于生活,也利于防火,数百年来城内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火灾。
综上可见,建桥围的建筑艺术重点突出一个“防”字。建桥围先祖因逃避战乱,远迁他乡,自然对安稳的生活有迫切的渴望,再加上特殊的历史背景,所以,在建造房屋的时候特别注重防御,将人的防御意识渗透在建筑中。
3、民俗文化
建桥围有众多的民间技艺和民间活动。主要有舞狮、舞龙、锣鼓班、八音班、弦乐、元宵迎灯等等。围内尤其是靠西门边原来是一排门对门的商铺,徜徉于此,就仿佛置身于昔日那人声鼎沸、店铺林立、一派团结和睦、安居乐业的环境之中。
古城文化底蕴深。每座城门门上方均镶嵌着一方石匾,各具特色:西门是正门,匾上“西铭是式”苍劲有力,乃是民国时民国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写,授予孙中山侍卫、围里人张鉴初。东门“东关巩固”,是嘉庆年间一位状元所书。南门“薰风自南”,是一位翰林所题。北门“众星拱北”,是解放后铁道部的一位教授题写。还有一关,上题“寅宾”二字,乃民国29年刘志陆所题,取其谐音“迎宾”之意,可见围内人的好客之情。
从南门进入,迎面不远处便是围内唯一的庙宇“五显宫”,正面供奉五显大帝神像,右座为德福神,左座为花公花母。围屋里自古以来就把南门称作为“生死门”,原由是一直以来沿袭这么一个习俗,凡婚丧嫁娶,高升搬迁(即农村俗语中的“红事”和“白事”),一律由南门出入,进出围屋时先在五显宫内或焚香点烛,或跪拜祈祷,最简单的也必须在五显大帝面前停顿一下打个照面,再从南门进出。其意为五显大帝是整个围屋的保护神,围屋内的婚娶寿宴、人口变迁等一切生死荣辱都应经五显大帝过目,从而得到庇护,让生者幸福,逝者安宁;在神灵的保佑下整个围屋家家平安欢乐,户户兴旺发达。
在南门内街拜亭下,一株两百多年树龄的“九里香”花树植在水池上方,石条架起的石块堆砌在假山中。花树高约10米,树身不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大,冠幅约0.8米,初看无甚独特,但据屋主介绍,无论多旱,花树百年来从未淋水,照样鲜活,永不萎败,一遇雨水即花开满树奇香扑鼻,结出红色的大果实,十分好看。
③建桥围以其别具一格的壁垒森严的城堡式造型成为客家民居建筑之一绝,体现了客家人在民居建筑中那种独特的对外保持戒备与防范、对内体现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传统文化特征,形成具有民系特色的建筑方式,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四、文化共性
笔者在上文中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茶山村古村落、建桥围古城古民居进行了多层面地分析,在分析中笔者发现两地古村落文化存在很多共性:
1、居住之境
茶山村古村落和建桥围古城选址都非常讲究风水。它们都地处丘陵地带,深居山区腹地,遵循《阳宅》开篇对住宅选址的环境条件提出的要议:“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依山傍水而建且通过人工补救自然缺陷“藏风聚气”。它们的布局都非常严谨,因地制宜,建筑与周围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深邃而休闲的自然风光。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鸟鸣鱼戏,夕樵言归、土衍草肥,和谐的居住之境充分反映了客家人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和对安稳生活的追求。
梅州客家先民为了逃避战乱,历经“迁徙—侨居—再迁徙—定居” 的籍寄遐荒,荜路蓝缕生活,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边远山区,自然对安稳生活有迫切的追求,而且他们的身上烙印着浓厚的中原气息,借用风水学寄寓富贵安康。
2、崇文重教
茶山村的楣杆、建桥围的桅杆,一个个家喻户晓的贤哲英杰,都在向世人昭示着其文风之鼎盛,家族之风光。
梅州客家先民源自中原,文化素质较高,并多属书香世家,科举功名自然成为客家社会衡量人价值的重要尺度,故梅州客家古村落世代注重文教,重修学堂,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名士,体现了独特的客家古村落文化意蕴。
3、文化空间建构
茶山村和建桥围都是宗族群居村落,重视建祠以祀:祖祠规模宏伟气派且一般建于风水宝地或村落中心;每幢建筑都有礼堂,供婚嫁丧祭之用,礼堂就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其它居住建筑对称围合在其前后左右,构成了客家古村落建筑生活空间的组合原则。
茶山村古村落整体看似对外开放,实际上每幢建筑都是封闭的,防御意识突出:以厚土垒墙体,沿内墙周建屋,将堂屋横屋连成一体;山墙前低后高,木瓦柱选材严格,坚固耐用。而建桥围由于历史环境的影响,壁垒森严的城堡式造型可见“防”之紧密。
外来居民和土著居民在融合的过程中是无法避免摩擦和斗争的,作为饱受战乱之苦的移民,梅州客家人的防御意识是非常高的,④因而,在建筑房屋时他们首先考虑到是安全问题,建造坚固的围墙来抵御外敌入侵,民居建筑中那种独特的对外保持戒备与防范、对内体现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传统文化特征显露无疑。
五 浅谈梅州客家古村落文化境界
梅州客家先民对定居地的自然空间得选择很讲究,选址不仅考虑周围环境的总体印象:依山傍水、宁静祥和、地平土肥、景色宜人,还讲究风水学上的“藏风聚气”,体现了客家人对安稳生活的追求和与世无争、钟情田园山水的心态。
梅州客家古村落崇文重教,重修学堂,培养出了很多杰出人物,文化底蕴之深厚显而易见。
梅州客家建筑防御功能突出,空间布局以祠堂为主,足见以礼制为前提的传统伦理在客家人心中的位置。
六 总结
⑤境界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是具有情、理特点的“意”与具有形、神特点的“境”的统一。中国人所追求的境界,其实是和那种实用理性的混融性意象思维相一致。
笔者认为梅州客家先贤在选址安家中,借助山水来勾划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环境,把重孝、崇文、安贫乐道等主观情感通过建筑寄托于自然,渗透到恬静的田园生活中,衬托出理想的耕读文化。由此可得出梅州客家古村落的文化境界主要特征是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相结合,在村落环境的塑造中把自然景观与主观情感进行统一观照,并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由于笔者知识上的浅薄,加之对客家古村落的研究还属首次,所以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敬请读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