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诸葛亮的文风
浅论诸葛亮的文风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为历代君民称颂,被誉为世之全才,盖世英杰。君褒其忠,将钦其智,官慕其贤,民爱其廉,文艺家则状其智以近妖。人们誉其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实,诸葛亮在文学上也是成就卓著的。其《出师表》等作品,也堪称脍炙人口的散文佳品。
诸葛亮的文风与他生活的时代及本人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
一、清峻
汉末魏初,文风清峻。诸葛亮也不例外,自然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淸峻”即言简意明,思想严峻。
刘备据益州后,诸葛亮治蜀,刑法峻急。法正进谏:“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益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希望诸葛亮广施仁政,不宜严刑峻法。诸葛亮在《答法正书》中严正指明:“君知其一,未知其二”,高祖入关须施仁政,而刘备据益州则必行法制。因为两者情状迥异:“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而“刘璋闇弱,,德行不举,威刑不肃”,“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仅仅百余字,就把当时的政治历史环境及施政之因都剖析的清楚明白,语言简约严明,斩钉截铁,充分体现了其为人为文之“清峻”风格。
董卓之后,天下大乱,战乱频仍。正如曹操所言: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在如此时代环境下,曹操和诸葛亮治国不约而同地都选择崇尚法制,“因此之故,已影响到文章方面,形成了清峻的风格”(鲁迅)。
二、华美
诸葛治文,注重文辞,崇尚华美。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指人说话要文雅、含蓄,温柔敦厚。袁枚也在《续诗品》中论诗:“君子不然,芳华当齿”,即说话要满口清香。自东汉以来,文风华美,文中大量运用偶局,排比、对偶、夸张,正如曹丕《典论》所言:“诗赋欲丽”。因此,这种文风也在诸葛亮的文章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如:《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答法正书》中“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威之以法,发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他在《诫子书》中则更是通篇全用偶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类偶句整齐华美,易于成诵,大多成为后世脍炙人口的警策名言。
诸葛亮的文章还善于运用俚语、格言、典故、比喻和形象描绘,以增强其思想内涵 。如他的《弹李严表》中“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街亭自贬疏》中“<春秋>责帅,臣职是当”,《杂言》“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弹廖立表》“诽谤先帝,訿毁众臣。——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寥寥数语,描绘出一个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廖立的嘴脸!他在《黄陵庙记》中描写长江之景“乱石排空,惊涛拍岸,大山壁立,林麓峰峦如画”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此语之描绘与东坡之《念奴娇.赤壁怀古》何其相似乃尔!且苏词则明显是袭用亮之词句。
三、壮大
诸葛文风,慷慨悲凉,有壮大之美。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躬耕于野,不求闻达”,后刘备三顾茅庐,亮为报先帝知遇之恩,“遂许先帝以驱驰”。观其隆中对策,那种英霸之气,溢于言表!但诸葛亮追随先帝以来,历尽艰辛,饱经挫折,大业难兴,壮志难酬,他写作《出师表》时,慷慨悲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到他再写作《后出师表》时,这种慷慨悲凉之气则更为浓重:“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可逆观也”。他在表中叮咛周至,情深意切,那种“报先帝,忠陛下”的深情,,力透纸背,令人刻骨铭心,感叹不已。
诸葛亮的文风,切合了时代的特征,这应该与汉末思想解放,观念宽宏的社会风气密不可分。然而,诸葛崇尚法治又具儒家思想,且一生谨慎,因而他的文章自然不像曹操那般“天马行空”,以致形成他“凊峻、华美、壮大”之文风。他的文风也如他的品格一样,被后世之师法,博享盛名,凌于云霄,千古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