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西部诗人陈思侠的诗歌创作
浅论西部诗人陈思侠的诗歌创作
西部是中国乃至世界最诱人的地方之一。我是在此生活了几十年后,才得出这一结论的,因为她确实将艺术成就、文化积淀、历史纵深、沧桑巨变、古今衔接、中外交流、奇特地貌、壮美山川、民族风情、醇厚民风……集于了一身。世上少有这样的地方,这也正是许多人向往西部的原因。特别是文化人,能够长期在这里工作是幸福的;能够吸吮西部的乳汗在文学艺术方面作出成绩的人更是令人羡慕的。新西部青年诗人陈思侠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思侠,男,1969年生,甘肃玉门人,现任职于《酒泉日报》。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自16岁在《石油工人报》发表诗歌作品起,已有近两千首诗歌和数百篇散文见于报刊杂志。主要作品见《诗刊》、《星星诗刊》、《诗歌刊》、《诗歌月刊》、《诗林》、《绿风》、《中国诗人》、《新国风诗刊》、《飞天》、等百余家刊物。有作品入远中国作办选编《春天的光线》等20多个选本。1994年出版个人诗歌、诗论合集《雪坂上的白马》。
在西部这座文学艺术富矿中,陈思侠经长期地努力挖掘,收获是丰富的。他频频发表的新西部诗歌作品展示出的才华就是证明。
一、未弹曲调先有情
我与陈思侠相识纯属偶然。是在西部敦煌那个经常有诗人聚会的地方。在此之前我就读过陈思侠的诗。像诗作《阳关》“安睡的婴儿 /我不忍心吵醒飞过你额头的云雀/更不要说骑那匹/嘶嘶刨蹄的快马了/静寂的阳关 /让我感觉背后/一柄利刀 /一团阴影袭来/几千年血浸骨蚀的战场/能没有一个灵魂的家乡/风一吹 什么都走近了/公元2001年5月/阳关掘走了我的灵魂/象随意埋掉了一枚铜箭”。如诗《鸣沙山》:“这天堂的悬梯 黄金铺开/一层就是一生的距离/无法抵达的顶端 一粒沙/传递了高过尘嚣的诺言/雪鸣刻骨 是太阳的哭泣/还是一个西行者孤独的雨季/都足以埋葬春天/让羌笛声咽/ 让驼铃远去/只有太阳的血 /黄金的血/嚎叫在西行者身后/但没有谁能高过你/高过天堂/把尘嚣看得比沙粒更小”。读陈思侠的诗歌,本质除了真实,就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他的诗,“情”在诗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情未必真豪杰,无情也未必是好诗歌,无情更谈不上是绝妙之文。“情”属于精神的范畴,它看不见,摸不着,但作为陈思侠诗歌的创作原素,是不可或缺的。他的诗歌,让人看了就能产生一种感天地、泣鬼神的美感效应。
人们都承认,写诗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其实,真情往往只有在实感中才能产生。陈思侠对于西部的实感可以说是实而又实,他对西部的真情也深而又深。他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西部人,上学、工作、生活都没有离开过西部的酒泉地区。他对西部有“一种无法说清楚的迷态或情结”。他和西部“具有了刻骨的生命关系”。因此,他对西部才能体察得如此细微、如此深层;才会情不自禁地、翻来覆去地、甚至是不遗余力地从各个侧面和各种角度来描写河西。他几乎写遍了河西所有的名胜古迹,景致景点,有的如油画,有的如素描,有的如泼墨,有的如工笔,浓抹淡写,琳琅满目,为我们提供了一座文字筑成的河西画廊。
所谓诗心相通,通过陈思侠的诗,让我真正读出了大西北的粗犷和深邃。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
诗歌裁取一个生活断面或一个场景,或者随着意识的流动,将不同的生活场景召集在一起,完成一个意境的塑造。因此,含蓄是诗歌的一大特点。黑格尔说过:“绘画不比诗歌,不能表达整个事件或情节的发展步骤,只能抓住一个片刻,一个包孕丰富、集中前因后果的片刻。就是说,诗歌所描写的事物,虽然是一个生活片断或生活场景,但要求蕴涵丰富,韵味无穷,在那片刻之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陈思侠的诗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意象万千。他在每一首诗里,几乎都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意象创造。这些意象大都带有西部的特征。例如,边城、河流、群山、冰河、莽原、戈壁、河床、城堡、青羊、鹰、古陶等等。凡是读过,就不会忘掉。
陈思侠的诗歌,让我记忆最深的是组诗《敦煌》。诗中写到:“是月亮的发卡 还是/黑夜抹不尽的一颗眼泪/不随西风而起 不随黄沙落/你静得比天堂更美/今夜枕着你入眠/远比情人画在我日记的那/张躺椅更安宁/如果你照见了那颗忧郁的心/我不是来寻梦的 我是要/叩问你千年里失落的心声/当岁月老去 我能否依旧是/伴你夜夜行路的一株灯心---《月牙泉》”“这落于民间的称谓/是敦煌的乳名/连着泥土的筋骨/它的狂草和细腻 都是生花的根/纷扬的花雨不歇 春天/是西汉浸透了千里沙场的烈酒/是盛唐穿心的琶音/徐徐洇湿了千年的千佛/旷大的飞天 如灵鸟之翼/扇动了历史直立的风飓/有人心存爱 成了遍野菩提/也有人掏出刀子 碰到了卵石----《千佛洞》”“就是说 天马行空的地方到了/可以放浪形骸 也可以/自称是天边最后的浪花/黄昏里那个落伍的骑手/渥洼池没有流水的歌谣/静得如一堆冷铁/那匹迷途的天马 把边塞/空空地丢在了生命的边缘/那个军犯呢 那棵草人呢/传说淡得象西风吹远了/渥洼池 这有灵有泪之地/我把自己交付给自己----《渥洼池》。”陈思侠在这些诗歌中的描写,痛快淋漓,栩栩如生。诗的韵味在这里无以复加。在《阿依尔》中诗人写到:“露珠丰盈/你细细腰身/有飘过溪流的快乐/星星醒着 是因为夜莺衔着黑夜/马兰花开是因为你的梦里有我......”这种鲜活的比喻,寓哲理于事物,使意象丰满而完美。
作为西部诗人的陈思侠,应当被列入从河西走廊脱颖而出的地道西部诗人的行列之中。他在艺术表现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无论是从他的诗歌感受到题材、还是从意象到词汇都是西部的。就整体而言,他的诗写得纯朴,空灵;既关注身边的事物,又注重心灵的感应。
三、诗韵悠悠抒情怀
一个地域的资源,自然景观是其外在的形式,更多的内涵要靠文化来包装,没有文化的资源,充其量只是一张空白支票。酒泉、敦煌、包括整个河西走廊,处于中国地理一、二阶梯分界线上的独特区位,既有绿洲,雪峰、大漠和戈壁交织的原台地貌,又有众多古长城、古战场、古城廊遗址和庙宇寺窟延续的历史根基,对一个过客来说,无论旅游观光,还是寻古探幽,自有诱人的魅力。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更是一座等待开掘的富矿,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走过的步履,都在河西大地上找到根据。陈思侠是个有心人,他以一个诗人的人文关怀,一个记者的文化良知、打捞着过往岁月湮没了的文化辉光,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眺望历史的高地。
感受是人人都有的,诗人或许更多一些,也更敏锐一些,但是要感受得独特而且有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却不可多得。陈思侠的诗中,就不时在这方面冒出火花。如诗作《雪莲花》里描写到:“一个牧马人的情书/藏在他的香囊里/只为稀薄的阳光盛开/只为有情人盛开/多少吟唱的灯盏/怀了甜蜜和孤独/一朵花/生来就有/天堂的安静和悠远”。比如他在《在陶埙声里走遍敦煌》里的描写:“我收藏的不过是一捧/带了历史荣辱的滚烫的泥土/他们的感受,已置于内心......”。形象都非常鲜明,描述也十分到位。
其实,西部诗歌在新时期文艺复兴时就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陈容,再加上各种流派诗潮的不断渗透,西部诗人已经开辟出了优秀的语言环境。他们不再将自然的原本作为直接介入的对象,他们扎根丰厚高原,饱吸粗犷,深邃和苍凉,以西部的民族特色为突破口,制造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关山古道、荒原大漠、洞壁画幅、丝路驼铃,远古时纷乱尖锐的倾轧,风消摧毁的城市,一切自然景象的哀婉和苍凉,以及比哀婉苍凉的自然景色更为默默的人文精神直接进入诗人的胸怀,以一种无可相比的崇高制点,发酵或者酝酿,升华或者爆发。
灵魂的孤独,是西部诗歌特有的文化气质。精湛的西部诗歌是中国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有人讲过,一首好诗不能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说它的内涵要丰富,使其耐人咀嚼。这一点,惟有观察得入微,思考得深刻。表述得精巧才能达到。陈思侠有的诗就达到了这般境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额济纳》和《新华街》。前者写道“奶茶飘香的毡包/会让过路的人/疲惫的人/沉醉于自己的心灵/像一棵青草绊倒了雪峰......”后者写“一个人的孤独是一吨雨水酿成的/它隐瞒距离却抹不去一滴眼泪的盐”。
古人有云:“江山见惯新诗少。”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没有了新鲜感,熟视无睹是常有的现象。在河西住了这么久、见惯了西部的陈思侠,竟然作出如此之多的新诗,充分说明他对西部一往情深,不舍旧情。
“诗韵悠悠抒情怀。”不可否认,陈思侠的诗歌,是西部诗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