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宋名画虎溪三笑图
浅析南宋名画虎溪三笑图
提起“三笑”,秋香三笑情留唐伯虎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但还有一个“三笑”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这就是南宋名画《虎溪三笑图》。这幅画作缘于一个有趣的故事:
东晋时著名的禅宗法师慧远在庐山修行,他曾立誓终身不走过山下的一座桥。三十余年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但他很想跟陶渊明做朋友,所以有一天便请他和另一位道家的朋友一起喝酒。他们一共三人,慧远法师代表佛教,陶渊明代表儒教,陆修静代表道教。那天三人相聚,谈经论道,相谈甚欢!当他和朋友送陶渊明回家时,不知不觉都走到了虎溪,三人耳边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号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慧远竟完全忘了原来的誓言,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随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三人知道的时候,不禁大笑,欢快的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此,“虎溪三笑”或“虎溪送别”的典故便流传下来,并寓指儒释道三教合一。这三位大笑的老人,后来便成为中国绘史上的常用教材,因为这个故事“象征着三位无忧无虑的智者的欢乐,象征着在幽默感中团结一致的三个宗教的代表人物的欢乐。”(林语堂)
让我们先来欣赏这幅画吧:
一弯湍急的流水从画中穿流而过,两旁的乔木红叶缤纷,正是一个秋凉的时节。石桥旁,三人(和尚、道士、儒生)气度悠闲,清矍出尘,他们皆神态潇洒、举止飘逸,正开怀地仰头大笑,模样夸张逗趣,引人发噱。
虎溪为庐山东林寺门前的一条小溪,溪水常年潺潺绕寺流淌。相传,东林寺创始人慧远法师曾居庐山下,有言“远公居山,余三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无贵贱,不过虎溪,”“常以虎溪为限,”过此溪流,便“辄有虎号,”因此,名为虎溪。但“最厚陶潜、陆修靖,”常“偕靖节、简寂观主陆修静语道,不觉过虎溪数百步,虎辄骤鸣,因相与大笑而别。”这便是有名的“虎溪三笑”的来历。
其实,虎溪三笑中的三位人物慧远(334-416)、陶渊明(365-427)、陆修静(406-477)并不同时,但此传说已真实地深入人心,更向人昭示着儒释道本源为一、途径有异的道理。
《庐山记》云:“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则号鸣,故名焉。时陶元亮居粟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于此。”?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曰:“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由此可知,虎溪送别之传说,唐已有之。
宋代石恪遂作《三笑图》,东坡赞之。苏轼《三笑图赞》曰:“彼三士者,得意忘言。庐胡一笑,其乐也天。嗟此小童,麋鹿狙猿。尔各何知,亦复粲然。万生纷纶,何鄙何妍。各笑其笑,未知孰贤。”并自跋曰:“近于士人家,见石恪画此图,三人皆大笑,至于冠服衣履手足,皆有笑态。其后三小童,罔测所谓,亦复大笑。”
明宪宗朱见深亦依虎溪三笑之意,作《一团和气图》,将陶渊明、陆修静、慧远法师三人相拥一体,构思独特而巧妙,展现和睦氛围,期望人们团结友爱,社会和平,并自赞曰:“伟者达人,遐观高视,谈笑有仪,俯仰不愧,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之无二,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噫!和以召和,明良其类,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备。岂无斯人,辅予盛治。披图以观,有概予志。聊援笔以写怀,庶以警俗而励世。”
据晋.《莲社高贤传》(无名氏)记载:慧远“影不出山,迹不出谷”,送客从来不过虎溪桥,如过桥则山上神虎必会吼叫。一日,慧远送陶、陆二人,不觉过了虎溪桥,忽听神虎大吼,三人相视而笑。这幅《虎溪三笑图》,不仅是宋人力图调和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反映,也体现了宋人绘画成就的卓越。画中用笔细密、劲锐,设色古雅,主角们夸张的肢体语言、呼啸的急流、飘落的红叶、以及远处迷蒙的烟雾等,气质和谐,情境交溶,浑然一体,分寸把握得精准独到,整幅画的设计巧妙绝伦,艺术内涵丰富,充满了灵动之感。宋画的精妙,由此可见一斑。此画画面恢宏而瑰丽,如入世外桃源。可谓宋代的精品之作也!
人与自然的和谐,“虎鸣止溪,其乐融融”,大千世界生命之间的互通灵性令人赞叹,同时山与人相依相承,“庐山之名因三笑而高,慧远如巨峰,陶渊明如奇岩,陆静修如飞泉,三者相依成庐山,三贤相依成盛名。”大而论之,庐山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海纳百川的人文特征,才成就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才造就了虎溪三笑的不朽经典。
可以说,三位高人内心的和谐,才是虎溪三笑的根本。佛教东渡传入中土,其出世之大意与中国本土儒家入世建功之文化、与以超世逍遥为导向的道家文化,客观上是一种冲撞,文化的冲撞、文人心理的冲撞。而慧远法师、五柳先生、简寂观主的共同创造的佳话,已经超越了时空的概念,更多表达地是文化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传递地是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三人三笑语,如果不是内心之清静,不是内心之达观,不是内心之和谐,怎能做到互相欣赏、怎能达至语契而忘溪?!
闲暇时欣赏此画,淌洋其间,品味智者的笑,仿佛身临其境,个中滋味,真是无以言表。虽说故事的主人公和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年代,但其精神却划破时空与我们息息相通。后人不惜笔墨盛赞“虎溪三笑图”,实则蕴含人类对和谐的永恒追求,表达了人类对和谐社会寄托的美好意愿。
??行文至此,让我用清朝唐英的一副对联来作结束语吧: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题庐山虎溪三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