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艺术 第3页


浅谈对联艺术 第3页
  即事抒情,将诗意寓于“事”的典型细节中,此类作品亦颇具感染力。如“抖空竹,太极盘丝,促智提神运动;添乐趣,高山流水,强身健体功夫。”(方生涛《老年人抖空竹》)老人抖空竹的动作、神情惟妙惟肖,从中可见社会生活之一斑。 “神箭冲天,呼啸神舟惊玉宇;月宫迓客,寂寥月兔盼龙人。”(邵子勤《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成功》)把现实和神话结合起来,虚实相映,表达无比高兴的心情和民族自豪感。与叙事性文体不同的是,对联中的“事”多属基于现实生活的想象,不必如实。艺术构思中,可以“梦中得咏诗无字;醉后挥毫草为花”(刘德俊《梦》) 。可以“闲看残云过月;卧听乳燕吟巢”(张旭《陋室铭》)。也可以“拨云揽月;踏雪寻梅” (庄惠民《书画联》) 。也可以“遣兴闲观云涌月;寄情时看竹摇风”(王亨《书画联》)。还可以“有路登峰,步步凌云缘折桂;无绳系日,孜孜滴水果酬天”(于锡义《与学子共勉》)。还可以“登仙阁,探天宫,喜见嫦娥舒广袖;踏碧波,观胜景,欣闻海市奏笙歌”(郭成津《题蓬莱仙阁》)。这些联作中的“事”,都不为逻辑所限,作者的心灵乘着想象的翅膀翱翔,正如刘勰所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故而浪漫多彩,奇妙有趣。
  即事、托物、借景抒情的作品,凭借意象创造、意境创设,给人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审美空间;而成功的直抒胸臆的作品,往往能直接振动人的心灵。 “宁餐野菜终生淡;羞啖民膏一口浓。”(王志善《自勉》)“墨香初嗅三分醉;诗美长吟一梦痴。”(于学华《自题》)“书乃良师多见面;联为益友总关情。”(王淑君《自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直接抒情的情趣,在于作品有一股强烈的情感力量。“宁/羞”联是一个选择复句,“餐野菜”、“啖民膏”意义对比鲜明,选择前者而以后者为“羞”,宝贵的廉洁品质因此而突出。“墨/诗”联和“书/联”联,表达陶醉于诗书翰墨的高雅爱好,有一种情操美。“眼无钱孔人休怪;腹有诗书我不贫。”(刘歌梅《自得其乐》)直接就是鲜明地表白,作品的情趣在这里表现为一种人格美。
  如果说情趣是让人陶醉,那么理趣就是让人沉思。“和风仁者意;沧海哲人怀。”(张胜云《哲理》)此联用比喻,通过“和风”感受仁者的胸臆,通过“沧海”理解哲人的情怀。“通达人情,一盏炎凉君莫叹;洞明茶性,百年甘苦我尤欣。”(马瑞新《品茶悟道》)抓住茶性甘苦与人情炎凉之间的相似点,品“茶性”而通“人情”;“君莫叹”、“我尤欣”体现超脱的人生态度。“真满意,贫还乐;不知足,富亦忧。”(王辉山《题赠》)平易的语言,对比的手法,强化“知足常乐”的道理。“竹有节,节节上长;水无步,步步前行。”(曲怀生《无题》)以物理譬世理,在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上均有启示。“人老方知杖有用;学荒始信时无情。”(翟辛灵《九十岁自题》)切己切物,合理合情,九十老者现身说法,更是金玉良言。
  这些含理趣的联作,不是抽象地说理布道,而是寓道理于形象之中,二者相映成“趣”,故而深刻,鲜明。下面这几副作品,几乎单纯是说理,但由于运用了对联艺术的技法,特别是充满认识生活规律和人生真谛的智慧,同样给人以启迪心智的愉悦:“无能更昨日;有心拓明天。”(杨阔林《人生感言》)“养气常怀天下事;修身苦读世间书。”(顾巍《自题》)“静下心来做事;放开手去帮人。“(孙荣颐《格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