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凡达中3D艺术效果 第3页
浅谈阿凡达中3D艺术效果 第3页
立体三维技术主要是采用了帧序列的形式来产生立体图像的。立体三维技术的实现需要三个要素,首先投影画面的刷新率需要达到每秒120帧,其次需要一个红外信号发射器,另外就是需要一个可以接收红外信号的3D立体眼镜。
DLP Link技术,它是美国德州仪器在09年上半年发布的最新3D投影技术。它主要是在立体三维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实现的。DLP Link技术的原理与立体三维技术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是3D信号的传输不是由红外装置,而是通过DLP投影机中的DMD芯片的闭合来控制3D信号的传输。
阿凡达》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熟悉电影的人会说,这个故事来自《与狼共舞》,但熟悉电脑和网路游戏的人会说,这个电影来自《魔兽争霸》,来自3DMAX。它普及了IMAX、金属幕这样的名词,更给观众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它用技术手段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而一个真实的人最后完全进入他的虚拟角色之中。
数字技术加入到电影制作领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图形技术(CG技术)的成熟让"三维动画"成为众人口中津津乐道的词,在二维屏幕上表现出的人物和景物的三维立体形象,鲜活生动,呼之欲出。这种无所不能的表现力与冒险、魔幻、科幻、童话等题材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电影的内容。美国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在这种变革出现伊始就已经预言电影将经历某种深刻的转变:从"叙事电影"模式向"景观电影"模式的转变。从《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到《哈利.波特》、《指环王》……银幕上出现的是观众穷尽毕生也未必能亲身经历的奇观景象,却能让观众在光怪陆离的景象里被深度"催眠"。
2009年人们看到了更多的"3D电影",从年初的《卡罗兰》、《血腥情人节》、《怪兽大战外星人》、《飞屋环游记》(Up)、《冰河世纪3》到年底的《死神来了4》、《3D版玩具总动员》(1和2)、《圣诞颂歌》、《阿凡达》……一部一部让人目不暇接。
"《阿凡达》的颠覆性意义在于,它首次将'数字表演'的概念展示在公众面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表演'电影。"丁刚毅教授说。在每个进行"表演捕捉"的演员头上佩戴一套摄像装置,距离演员面部仅数英寸的微缩高清摄像头能用广角镜头记录下演员面部最微妙的表情变化,将95%的面部动作传送给计算机里的虚拟角色,使得最后由电脑生成的CG角色与真人演员无异。
这部电影引发了一股"3D"潮流--索尼公司宣布,今年的世界杯将尝试用3D转播。ESPN当年能火起来,靠的就是带给观众崭新的视觉体验,现在他们也将用3D转播世界杯。体育转播与电影,一直是视觉体验的推动力,但体育转播显然在视觉刺激上落后于电影--电影可以精心计算与制作,而体育比赛向来是实时的。2008年12月,美国的NFL美式足球比赛就尝试过3D转播,当时一位记者说,"3D体验的确不错,即使比赛平稳进行,没那么多高潮,观众都会细细体会3D的效果。但这种新鲜感并不会让比赛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