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精神分裂现象 第3页
3..精神上寻求“爱”的救赎
屠格涅夫对待生活提倡二元论观点,即整个生活不是别的,正是两个永不停息的分裂着和永不停息的融合着的因素之间永恒的调和永恒的斗争。⑥
以上就是我解决问题的思想来源了,世界是二元对立的,现实生活中有丑、有美、有善、有恶,“爱”与“恨”要达成平衡,世界依然故我。所以面对生活,诗人不应迷惑,不应妥协,可以批评、怀疑,要积极面对狡猾的转移。
但丁是值得后世诗人学习的榜样,面对现世他也迷惘、怀疑过,但他只在《神曲》中象征性的自杀一次,仅为了经历灵魂的炼狱而看透人性的邪恶。象征性自杀的诗人说,“我在今生,但我此行是为了获得重生”,⑦诗人没有因此放弃生命。
歌德笔下的维特真的开枪自杀了,然后歌德发表了如下感受,“这个世界是荒诞的,它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人们只得让它愿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切听其自便。”⑧诗人笔下的人物可以为了信念而死,但诗人坚信自己不能迷失、放弃。
也就是说,信念的迷失是致命的,诗人不能在现实中迷失、放弃,而应在艺术上拯救自我。
让我们再回到莎士比亚的笔下去明确这个论点,诗人应当寻求精神上的自救,积极面对生活苦难。
哈姆雷特虽然疯了,同他所憎恶的“恶”一同消亡了;李尔王虽然被“恶”所包围,但这都不是作者所安排的结局的全部。作者的面前不是一望无尽的坟墓,光明就在眼前。福丁布拉斯的继承,考狄亚的出场,两个积极人物的出现,为作品定了基调。福丁布拉斯是一个理性的国王,为人们所爱戴,他将引领国人走向美好。考狄亚是一个真正的爱而不计较得失的人。虽然说莎士比亚可以控制舞台,但无法控制人物的命运。莎士比亚懂得世界是因果循环的。所以,有些评论家说“与其说诗人塑造了考狄亚,不如说考狄亚拯救了诗人”⑨尊重现实生活的艺术创造使艺术家的心灵与外界的矛盾冲突缓和了,现实不仅有恶,还有善和美好的存在。
这就是莎士比亚最后对世界生活人类生存道理的总结——用“爱”拯救一切。虽然有时“爱”的出场需要为了等待他的人发疯,甚至死亡。但这种“爱”的出场痛苦削弱了,甚至消失了,结局是平静的,无所谓悲喜的。
也许你会认为结局是悲剧性的,有这种思想的人恰恰犯了把虚构的艺术作品当成现实的错误。艺术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不应把自身所受的苦难投入到这两个虚构的人物身上。
虚构的或不应现实而又现实的客观理想化害了我们的诗人。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为什么莎士比亚、歌德、但丁就没有发疯、自杀。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处理好现实的痛苦向艺术的转移。在这一转移过程中,他们始终坚守信念的阵地,寻求“爱”的救赎。让“恶”和“丑”转移到艺术作品中。现实,对他们来说就不会有承担不了的痛苦了。生活在世上的人,都有其不幸之处。过分强调、夸大自己的不幸是错误的,可悲的。很多人不能战胜苦难,不能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原因就是他们只盯着丑恶的一面,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怨恨、怀疑和批判中去。
诗人们应该去学会肯定一点——善行是永远不会像烟那样飞散的,他比最光辉最美丽的星辰还要万古长存。主人信使也说,“一切都将过去,只有爱永存”。⑩诗人不应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为放弃就意味着失败。
总之,我同意这种世界观——再强大的“恶”终会被更伟大的“爱”给征服,善与恶共存,世界依旧生息不止,我把这种世界观传递给所有的现存的有志于“诗”的王国的人们。
自己拯救自己,现实再也没有那种畏惧、紧张、疯狂和绝望在内了。注 释
① 马尔罗《人的状况》,参柳鸣九、罗新章编,《马尔罗研究》漓江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② 黑格尔《关于哈姆雷特》,1958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47页。
③ 歌德《威廉•麦斯特》,(1795)第四篇第十三章。(译文发表于1962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④ 《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第76页,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⑤ 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前揭,第380—381页。
⑥ 屠格涅夫《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1860年1月10日为贫苦文学家救济协会而作的公开演讲。
⑦ 但丁《炼狱篇•八》。
⑧ 伯尔内尔《歌德小传》,1983年版,第121页。
⑨ 奈特《李尔王》,见《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卷前揭,第312页。
⑩ 《圣经》语,摘引。
参考书目
[1] 《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及其时代》——索天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 《拯救与逍遥》——刘小枫著,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版。
[3]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社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
[4] 《失明症漫记》——若译•萨拉马戈[葡萄牙]著,范维信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