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听后感

百鸟朝凤听后感
《百鸟朝凤》是一首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间乐曲。乐曲充分发挥了唢呐的乐器表现功能,模仿许多类飞鸟鸣禽的叫声,活波粗旷,欢快爽朗,逼真动人。整个乐曲的吹奏较自由,常有即兴发挥,各家所奏结构都不尽相同,但大体以循环结构为原则。其音乐分为旋律部分(主部)和模仿鸣叫声部分(插部)两种。旋律部分为徵调式,由北方民歌旋律音调特点,模仿部分是学习各种鸟叫,穿插其间。最后有一段结束音乐,称为谢板。它的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全曲共分段,是一首循环体结构的乐曲。
(1)山雀啼晓。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在唢呐奏出清新、悠扬的乐句之后,随即模仿鸟叫声,由伴奏乐器笛子与之相对答呼应,互相竞赛,展现出山雀啼晓的意境。
(2)春回大地。这是一段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北方民间音乐粗犷、爽朗风格的曲调,优美而流畅。这段音乐的特点是造成一种欢乐的情绪和变化多端的气氛,为下一段落模拟音调的出现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
(3)莺歌燕舞。唢呐自由地模拟各种鸟叫声,伴奏声部以舒展的节奏和优美如歌的旋律作陪衬,加强了音乐性。
(4)林间嬉戏。短句替代前面悠长的乐句,音乐显得活跃起来,犹如人们在山林中嬉戏的欢快情景。
(5)百鸟朝凤。这是第次出现的模拟各种禽鸟的叫声,充分发挥了唢呐所特有的演奏技巧,惟妙惟肖地表现了百鸟争鸣的情景。
(6)欢乐歌舞。随着速度的转快,乐曲的情绪不断向前推进。当乐队戛然停止之后,唢呐出人意料地用花舌音发出蝉鸣声,非常真切喜人。特别有趣的是模拟蝉被捉住时,发出的阵阵挣扎声和最后长鸣一声远飞而去的一段,绘声绘色,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气氛。
(7)凤凰展翅。随着乐曲速度的加快和短小音型的反复推讲,音乐进入了高潮,之后又出现了唢呐的华彩段,它使得欢腾的情绪达到极点。
(8)并翅凌空。这是高潮段落的继续,音乐情绪越加热烈,再次出现百鸟齐鸣的场面。最后以一个短小的尾声结束全曲。
这次顺便介绍一下乐器:唢呐
唢呐(也叫喇叭)
结构组成:
在一椎形木管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端安装一个苇制哨子,为演奏者吹奏所用;木管下端承接一个铜制喇叭口。
乐器特色:
属于木管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唢呐苇制哨子的结构与西洋乐器双簧管的吹口相似,均为双簧乐器,但唢呐的簧片较薄。音色高亢、明亮,极强的感染力,无论用于表现自然事物或者人类的喜怒哀乐,都有其独到之处。唢呐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自明代起已广泛流行于民间。有些民间艺人不但能用唢呐演奏出轻巧的颤音、倚音和滑音,而且能用唢呐模仿出箫的柔美音色来。 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把《百鸟朝凤》这篇文章读好后,顿觉得原来从随着文字的行里之间的那种浮躁现在就有了答案了,最后一句“那个乞丐在夜色下吹奏的就是纯正的《百鸟朝凤》”。
一个时代的开启,一种事物的新生,有着发展就必然有更替。因为吹唢呐的时代背景,主人公艰辛的求学之路,到学成风光之旅,无不把唢呐的得意描写得淋漓尽致,当中一直有一个人的出现,时隐时现的,把吹唢呐在时代中的那种受人尊敬,得到推崇的境遇,不显山不露水的叙述出来,通过他的脾气,一言一行,与族人的相处以及谈话内容,把其重要性和地位烘托如同文章中的那句“把唢呐举起,那铜面里就有着一个窝在里面的熟太阳”,如此饱满,相当自信。
时间在推移,事物在发展。在唢呐和乐队的对立上, 主人公的认识,从不解到理解,从受到冲击到放弃行当,以至于在有一天需要吹奏《百鸟朝凤》时,竟然忘记了曲子,所有人都笑了,只有他的师傅哭了,一个从十一岁就带他的师傅,寄希望于他身上的老人,生气地把代表一代帮主地位的唢呐折断了,这也意味着传统在面对新生事物时,由于自身的经营不善和人们思维的转变,彻底失去了本有的地位和威望。直到有关部门到乡下来寻找民间民俗文化时,主人公的心中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了,但是社会已经改变了他的师傅和师兄们,风光无限的唢呐班子彻底在每个人的心里消失了。
故事的结尾原本就应该是主人公的黯然离去。最后场景的描述有多种的理解。第一,告诉读者,唢呐这个旧行当只是受到冲击无人问津了,但是于市井街角,唢呐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心里的,用心去听,那声音仍然都在的;第二,似乎在宣告着唢呐时代的终结,《百鸟朝凤》是唢呐班主才可以吹奏的曲子,是独奏的,对象和场合有着意想不到的要求,这是一曲只为白事才吹奏的曲子,只能是受人尊重,口啤极好的人去世后才可以享用的,但此时此刻却是一个乞丐在夜色街头吹响,那人一定也曾经是一个唢呐班主。
唢呐的命运如同一面镜子可以反相同的事物。《百鸟朝凤》是唢呐吹奏的最高境界,那声音如同林间百鸟同时叫响,婉转而清纯,热闹非凡,可是《百鸟朝凤》是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首哀乐,就是只为死去人的才吹奏的,是对逝者的歌颂。
唢呐命运如同《百鸟朝凤》的用处,早就注定了这样的命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