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祈祷听后感

少女的祈祷听后感
家里新增添了一位尊贵的成员,来自音乐王国的精灵,一台崭新的雅马哈直立钢琴。少女时代,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听到一曲好听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曾让我痴迷了很久。想学钢琴的念头被埋葬了很多年。前段时间看到一位音乐家的博客,他说没有音乐的人生就像没有灵魂的虚壳,于是学钢琴的念头再一次被唤醒。虽然,现代社会,钢琴已不再是奢侈品,但看到她不菲的价格,我还是犹豫了很久。感谢老公的鼎力支持,虽然我家老公有很多缺点,但绝对是一个慷慨的男人。前些日子,我抱怨两个人抢电脑,几天后我书桌上多了一台精巧的笔记本,这次他二话没说,慷慨地为我买下了这台钢琴。就让这音乐的精灵开启我崭新的音乐人生。
少女时期的一片文章,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少女的祈祷
怎能忘记那个搅动我心灵的黄昏.一个人拥着这份伤感与失落默默地徘徊路口,任身影融入夜色.惘然地望着前方,只感到寒冷,孤独.忽然,一阵悠扬的乐曲声从街口飘来,心为之一振,便情不自禁地去寻那音乐的起源.这是一家小小的商店,醉人的音符从一台不起眼的录音机中飘出.我听着,听着,忘却了一切.音乐融入我的身躯,我的血液,渐渐的,失意的心境中出现了一只小小的蜡烛,摇曳的烛光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光明.此时,没有了无奈与酸楚,只有一腔激情……
从那时起,我便深深爱上了这支钢琴曲,后来知道这是<<少女的祈祷>>.我跑遍了各家音像商店,终于买到了录有此曲的磁带.
无数的夜,我披满月光,倚卧窗棂,遥望夜空中眨眼的星星,静静地倾听这迷人的乐曲.那婉转清丽的音符缓缓地飘出,似雾,似纱地牵着我的思绪在夜空中遨游。眼前不觉地出现一幅奇美的画卷:蔚蓝的天空中白云翩翩,一条清清的小河潺潺地流淌.缀满鲜花的草地上,一位少女金发披肩,身穿纯白长裙,虔诚地向远方祈祷.那闪动的睫毛,微动的嘴唇,孕育着幸福与希望.那安详宁静的景象,令我为之醉心,为之动情.柔美的音符像落花飘零在水中,像清风拂过琴弦,像露珠在花蕊中滚动.一叶心舟便乘上幻想之船,去驰骋,去追忆,去憧憬.
<<少女的祈祷>>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伴我度过无数个朝朝暮暮.为我花季的岁月带来了一丝情趣,一份爱意,它又给予我勇气与信心.
第一次离开家,身在异地的我把无数个游子的梦融入月光.听着这支醉人的钢琴曲,仿佛在倾听母亲的喃喃叮咛,又仿佛在倾听好友的殷殷鼓励.乐曲娓娓动人的音符给孤独的我一份劝慰与信心.拾起飘坠的音符,泪珠串出一首思乡的小诗.
曾怅望万家灯火,不知哪里可以寄泊一只无帆的小船,曾让现实的风雨遮住了日日追寻的方向.失意时,便又去听我的<<少女的祈祷>>,让飘逸,多情的音乐填充我心灵的空白,让那温存的感觉驱走涌上心头的无奈和失落,让它,为我的梦田种上一处人生别致的风景,为我重新鼓起信念的风帆.又是这动人的情调,为我拂平心灵的伤口,让我懂得坎坷只是人生的太阳雨.
乐曲中我追忆童年,憧憬未来.乐曲中我抛开失意,让荡漾心中的激情去迎接明天的太阳。"少女的祈祷",是你无数次的把我从困境中扶起,是你让我从成功中懂得奋进,是你伴我在无数个恬静的夜去勾勒青春的绮梦.
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表达我对你的爱怜,只请你在未来更辉煌的日子里,再一次地响起,响在我灵魂深处……

听古典音乐16年了,自己在听的过程中遇到过不少尴尬,也发现古典音乐本身有不少“尴尬”。现在细数一下,倒也真是有趣。
(一)一部莫名其妙的电视剧
我当时正在准备选择一种我喜欢的音乐,这部电视剧里的古典音乐让我着迷,然后加上读过的书籍的影响,我听古典音乐的历史就开始了。那部电视剧的剧情早已忘了,只记得里面经常出现的古典音乐的旋律,如《土耳其进行曲》、《少女的祈祷》和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今天看来,用“好听”这种词汇来描述古典音乐是很不恰当的。所以,当时的那几首好听的古典音乐里的流行作品把我引进了古典音乐的殿堂,实在是幽默得很。
(二)一套磁带听了一年
刚开始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我上小学六年级。那时古典音乐的磁带比现在少多了,唱片更是不会有。当时,接近一年的时间,就听了一套磁带——《世界名曲》——一共10盘。虽然叫世界名曲,不过是一些片断的集合,但是对于入门者还是很有用的。那套磁带里的很多曲子虽然都还记得,但我认为能够算得上名曲的大概只有:贝多芬的F5,布鲁赫的g小协,莫扎特的g40等几部作品。那些名字全是我发明的简写,只有我和几个极好的朋友能看懂。名字的麻烦的也古典音乐的一个尴尬之处,等会再说。
(三)没钱买票
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终于攒够了钱,可以买一套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了。那是半年前看中的,72元一套,一共六盘,卡拉扬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的版本。对于我来讲,72元钱实在是笔巨款,因为我那时一个月的午餐费还不到30元。我有月票,所以就带了刚好够买磁带的钱上路了。可是一下没注意,上了不能使用月票的公车,要是用钱买了车票,那我这一趟就算白跑了。司机问我买票了没有,我故作镇静,声音不大不小地说:我买过了。他也没在意。那是我第一次逃票,也是唯一的一次。现在想来,古典音乐毕竟是高雅的,可是我在去买那套交响曲全集的路上却做了件这样“龌龊”的事情,不知道算不算玷污了古典音乐。前几天看圣经的时候,也为这件事忏悔过,看来不会“玷污”音乐了。这套磁带我现在还保留着,虽然已经不大听了。因为我后来又有了一套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唱片。
(四)不懂音乐,不会乐器
中学六年听了不少古典音乐,但基本上都是听广播的方式。同时古典音乐的书籍也看了几本。那本《基本乐理》大概看了一年多,还是没有看很懂,实在是“丢人”,自己真是太笨了。虽然我也能听出一首曲子的曲式和调性、和声和配器,节奏的变化以及各声部的转换等等,但和那些资深乐迷比较起来,还相差甚远。总体来讲,我仍然是个音乐盲。更加有趣的是,那些喜欢流行歌曲的,总会唱几首歌,那些喜欢戏曲的,总能够当众调一下嗓子;我喜欢古典音乐,却不会任何乐器,小提琴只玩了三年,连在大家面前“献丑”的资格都没有。这真幽默,天下居然还有我这样的古典乐迷。
(五)听不懂古典音乐
当我向别人介绍古典音乐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大多是:我们听不懂。其实听不懂就对了,古典音乐本来就没有内容只有形式,非要像听流行歌曲一样,听出诸如谁爱上谁、谁在等谁、谁失恋了、谁心痛了这些内容,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歌词——语言的功能,音乐没有这种功能。去掉那些流行歌曲的歌词,我看谁也听不出那些旋律里面有爱与被爱。古典音乐只有形式,听古典音乐的一项基本功就是要找出主题,记忆旋律。否则,当主题再次出现时,没有发现,那就白听了。从这个角度讲,听古典音乐确实比听流行歌曲费力,古典音乐是一种需要聆听者参与的音乐。不像流行歌曲,可以一边磕瓜子一边听。所以,听古典音乐也是一种修炼,没有必要的技能和一定时间的练习,无法把握古典音乐的形式,那也就真的听不懂了。
(六)名字太长
古典音乐的名字太长,也算得上古典音乐的一种“尴尬”了。特别是无标题音乐,比如《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等。而且还要加上作曲家的名字。如果要买老柴的小提琴协奏曲,那么在表达意思之前,最好深呼吸,然后一口气说出来:柴可夫斯基《D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不过这样说老柴的作品有点没有必要,因为他只写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所以那个“第一号”可以省略。有次还真在音像店碰到过因为古典音乐的名字带来的“尴尬”。有位顾客请店员帮忙找一下唱片,结果查询后无结果。我就站在旁边,插话问店员“他要什么”。“他要柴可夫斯基的第四号小提琴协奏曲”。我在心里暗自好笑,估计这位顾客是看过了电影《和你在一起》之后,觉得电影音乐不错就来购买,但是把名字记错了。于是说“不好意思,我也是个外行,没听说过这部作品。”其实就在旁边不远处就有那位顾客要的音乐CD。
(七)真的高雅吗?
古典音乐被认为是高雅的音乐,这真是误解。今天的古典音乐就像是历史上的一次“地质活动”所留下的宝藏一样,在欧洲的“三R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催生下,呱呱坠地。听古典音乐,如果说非要有什么精神的话,我觉得就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新兴贵族的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而已。就如同要表现海的风景,有人选择摄影,有人选择绘画,古典音乐其实就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本身是不存在高雅与否的。古典音乐让人觉得高雅,可能是因为那些古典音乐家和古典乐迷都很高雅的原因。始终坚持认为,古典音乐就是形式,听古典音乐就像走迷宫,通过各种形式的变换——音色、和弦、节奏、力度、速度、曲式,去体会音乐家的内心。听古典音乐需要耐心,需要对作曲家必要的了解,并不一定需要高雅。而且听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不一定需要对作曲家有很多了解。我当初在没有十分了解马勒的情况下听他的第五交响曲,之后写下了这样的听后感“刺耳但好听的和弦告诉我,我的灵柩快到了。我走在为我送葬的人群中,自己为自己送葬……”,没想到,居然和某些音乐评论是一致的。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