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听后感-音乐作业 第2页
我想我一定是以前听过,或者是看过阿炳相关的资料。不然,怎么是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漫长。仿佛是在等待,等待着一种结束。又或在等待另一种开始。
乐声时而高潮,时而低缓,时而不安,时而平静,时而躁动,时而阴柔,还是一抹转瞬即逝的欢愉,就好像是在听隔壁大婶讲述着诉不尽的人间悲喜事。乐声的每一次抑扬,眼里仿若顾盼到的每处角落,都埋藏了鸟语花香般的希望。
若评二泉映月,不能不说到阿炳啦。在找这方面的资料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阿炳若不瞎,绝创作不出这样流传于世的作品。从某种角度来说,此话不无道理。但是什么叫做瞎呢?如果仅仅从视觉去讲,阿炳是瞎了。但是他心如明镜,他是用心来看世界。视觉上的不见使他看不到浮世的喧嚣,使他没有了欲求,在黑暗中,在自己的音乐的世界里翱游。
在他的音乐《二泉映月》中,你听不到喧嚣,你也听不到欲求。你只能听到一种东西流入心田,之后就是一种感动,莫名的感动。在喧嚣的人世间,从来没有真正的去听自己的心声。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这样随波逐流。好像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也应该是这样的。没有想过,什么都没有想过。
音乐是能够缔造灵魂,是心灵的写真和绿洲。卖艺求生,是坦荡的,这时的音乐是他谋生的工具,也是唯一依赖的心和魂。是音乐强撑着活下去的信念。是音乐保持着那在漆黑世界里仍能洞察一切的听觉判断力。在阿炳的心中,有此足够,不再需要呼喊,不再需要狂奔和叫嚣,只需有一种静若山泉的流淌,和着一种神来般的力量,持续扩散着,源源不息。
音乐也能够唤醒灵魂的。人来到世上一定都在追求什么的?爱情?亲情?还是那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功名利禄?好像样样都有。从来没有静下来仔细想一想:自己倒底要什么?也从来没有想过大学生活原本可以不这样?旷课,抽烟,睡觉,上网。
我基本上没有听过什么阿炳的作品。但知道在这首曲中他选择了沉默和寂静。他本是属于那个混乱的时代,没入浪尖便被卷洒下来的人,他本应该像已知的那个时代的人一样的。但他却还苦苦挣扎着,只是想透那么一口气,在他的音乐中。却不知刻化了中华音乐之魂。
相比之下,审时度势的现代人却很难去体味阿炳心中的那份“静”,不是理解力不够,也不是缺乏勇气和信心,而是迫于另一种无奈,生活压力与情绪浮躁。怎么能不浮躁呢?课堂知识的陈旧过时,面对众多的新技术又无从下手。感觉在这个高速淘汰的社会,学什么都没有用。还记得80后那篇文章吗?
为了充分的理解其中的感情,在夜里,一遍一遍的去聆听,仿佛看到:在静默的夜,在卖艺的摊儿,在不知多少回的往返穿梭于街巷的反复弹拉中,人们仿佛听到了从幽远的湖那边传来的泣血的低吟。黑黢黢的忽泛着波光的湖面,离奇诡谲,湖面上飘荡着的故事是无意识的、不惊扰人的倾诉,似梦非梦,亦寐亦醒。原来在这个世上,可以什么都不要啊。只要实实在在的活着,用心去感受着。
我知道我是不能完全去理解这弦上的感情。他的弦上奏出的乐曲是清晰地印刻了他的一生,几乎能代表一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他无声无息地用颤抖的弦音,摸索着双手,见证了一切,印刻了一切,包括他自己。看似深沉而凝重的人和事,却是平静的,并且随着岁月的消逝,最后终会归于平静,直至人们省去了繁华,掠去了浮躁,隐没了绚烂,淡化了苦难。
我想我是能明白他的感情的:倾听是畅快的,融入进去后,便真的感知了它的愈久弥珍,回味悠长。在这忧伤的流畅婉转,意境深邃 乐曲中,不但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而且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在这时而深沉,时而激扬,时而悲恻,时而傲然旋律中,深刻的展示了作者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豁达,对生命的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