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图纸塑料窗限位块模具设计 第7页
六.模具结构的设计
1.确定形腔的数目
根据经济性确定形腔数目:
根据以知的条件50万件,得知此产品产量不大,从目前市场经济价格来看每增加一个型腔成制造本会增加1200—2000元不等,而设计为单型腔更加不利于节省成本的原则,因此,经分析,最终选择为一出四,既能满足生产要求,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项资源。
2.模具型腔在模板上的排列方式
通常有圆形、H形、直线形及复合排列。在进行形腔布置时,应根据塑件的形状和大小来确定排列方式,型腔的布置和浇口的开设部位应力求对称,对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产生溢料现象,型腔排列宜紧凑,以节约钢材,减轻模具重量,节约成本。
比较上述排列方式,采用H形式排列。(示意图)
3分型面的确定:
由于本模具是一模多腔,为了使制品能够顺利取出,本模具设计了一个分型面,由注射机带动动模后再由推杆推动推板,顶出制品,分型面如图:
分型面以红色显示
.浇注系统的确定
一、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引导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到模具型腔的进料通道,具有传质、传压和传热的功能,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它分为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和热流道浇注系统。
该模具采用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包括主流到,分流到、冷料穴,浇口。
1.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体的入口处,它将注射机喷嘴射出的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中。主要的形状为圆锥形,以便于熔体的流动和开模时主流道凝料的顺利拔出
(1)主流道尺寸
主流道小端直径 D=注射机喷嘴直径+(0.5~1)
=4(0.5~1),取D=5
主流道球面半径SR0=注射机喷嘴球头半径+(1~2)
=12(1~2),取SR0=13
球面配合高度h=3~5mm,取h=3mm
主流道长度L=102mm
主流道大端直径D′=D+2Ltanα=4+2×102×tan2°=9 ,取D′=9mm
浇口套总长LO=L+h=105mm
(2)主流道衬套的形式
主流道小端入口处于注塑机喷嘴反复接触,属于易损件,对材料要求较严格,因而模具主流道部分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主流道衬套形式即浇口套,以便有效的选用幼稚钢材进行单独加工和热处理,常采用碳素工具钢,如T8A、T10A等,热处理硬度为50HRC~55HRC。
由于该模具流道较长,定位圈和衬套设计成分体式较合适。
(3)主流道衬套的固定
主流道衬套采用压入式固定。
3.分流道设计
(1)分流到布置形式
分流道在分型面上的布置与型腔排列密切相关,有多种不同的布置形式,应该遵循两方面原则:一方面排列紧凑、缩小模具板面尺寸;另一方面流程尽量段、锁模力力求平衡。模具的流道布置形式采用平衡式。流道分布如图4-6所示。
图4-6流道分布示意图
(2)分流道的长度
长度应尽量短,减少弯折。该模具的分流道长度在设计过程中由绘图得出
(3)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
为了便于加工及凝料脱模,分流道设置在分型面上,采用梯形截面。
梯形分流道的高度:
H=2/3×B=2/3×4.862=3.241 mm
梯形底宽:B=0.2654 m × 4L =0.2654×32 × 480 =4.86 mm
(4)分流道表面粗糙度
由于流道中于模具接触的外层塑料迅速冷却,只有中心部位的塑料熔体的流动状态较理想,因此分流道的内表面粗糙度Ra并不要求很低,一般取0.63~1.6微米,这样表面稍不光滑,有助于增大塑料熔体的外层流动阻力。避免熔流表面滑移,是中心层具有较高的剪切速率,此处Ra=0.8
A、主流道设计:
主流道是连接注射机喷嘴与分流道的一段通道,通常和注射机喷嘴在同一轴线上,断面为圆形,带有一定的锥度,其主要设计点为:
⑴ 主流道圆锥角α=2o~6o,对流动性差的塑件可取3 o~6o,内壁粗糙度为Ra0.63μm。
⑵主流道大端呈圆角,半径r=1~3mm,以减小料流转向过渡时的阻力。
⑶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主流道应尽可能短,一般小于60mm,过长则会影响熔体的顺利充型。
⑷对小型模具可将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将主流道衬套与定位圈设计成两个零件,然后配合固定在模板上。主流道衬套与定模座板采用H7/m6过渡配合,与定位圈的配合采用 间隙配合。
⑸主流道衬套一般选用T8、T10制造,热处理强度为52~56HRC。
B、冷料穴的设计
冷料穴一般位于主流道对面的动模板上。其作用就是存放料流前峰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形成接缝;此外,在开模时又能将主流道凝料从定模板中拉出。冷料穴的尺寸宜稍大于主流道大端的直径,长度约为主流道大端直径。冷料穴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与推杆匹配的冷料穴;二种是与拉料杆匹配的冷料穴;三种是无拉料杆的冷料穴。我们这里选用的拉料杆是固定在动模板上的,其结构如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